“只要不放棄,生活總會好起來。”每次遇到困難,20歲女孩牛艷就會默念這句話。雖然這句話很簡單,但似乎從出生就伴隨著她。南方,福州大學,在校生牛艷這個暑假兼職了8份家教,奶奶身體健康是她最大的心愿;北方,周口鄲城牛莊村,一間簡易房里,79歲奶奶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想著相依為命的孫女兒。昨日,大河報·河南福彩助學直通車的記者和工作人員聯系上牛艷,她說,在生活中,有時不得不面對一些事,“只要不放棄,總會過去的”!要勤工儉學,還要牽掛著遠在周口老家的奶奶。這個暑假,牛艷接了8份家教,平均每天都有兩到三節課(7月25日大河報)。
這對于一個家庭貧困女大學生來說,真的不容易。但是,她卻始終保持著一種樂觀心態。而且她能用“只要不放棄,生活總會好起來”,不斷地激勵自己,進而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正是由于牛艷具有頑強的拼搏精神,所以苦和累對她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難事,而是激勵她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
《論語》中曰:“不怨天,不尤人。”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只有用這樣的心態,才能讓自己不產生自卑心理;只有用這樣的心態,才能讓自己找到生活中的前進方向。只有靠自己橫下心來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才能用勤勞、智慧和汗水改變現狀。當然,牛艷的8份兼職家教更需要她付出艱辛努力,只有認真備課,才能讓學生和家長認可。因此,做8份家教的背后需要牛艷付出很多很多。
牛艷的人生之路依然很長,依然需要她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己的勵志人生品格。正如《創業史》中所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其實,我們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非常艱難的十字路口,都需要我們做出正確判斷和選擇。只有選擇正確的前進方向,才能用知識與智慧改變自己的人生之路,才能讓自己看到前面的黎明和曙光。
法國作家雨果在其名著《笑面人》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的地位向上升,我們的責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責任愈重。”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只有積極主動地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才是一個有作為的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既是屬于自己的,也是屬于社會的。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有人會幫助我們。那么,我們就必須學會感恩和回報社會,這就是傳承愛心的責任與義務。只要我們能讓愛心的種子不斷地發芽生根和開花結果,我們就是無私無畏而又光明磊落的人。貧窮并不可怕,怕的是沒有自信、自愛、自尊、自重和自強的責任心,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確的前進方向。
欣喜的是,我們在牛艷身上發現了這些優點。所以,牛艷的人生之路已經擁有了勝利在望的黎明與曙光,牛艷代表和展現了當代女大學生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