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父母離異,她跟著奶奶撿廢品為生,在貧苦中奮斗,終于考上了大學。而一通電話,讓她自此挑起了救治癱瘓母親的重擔。
這個堅強的襄陽姑娘叫郭玉嬌,5年來利用一切課余時間兼職,拼命掙錢只為給媽媽治病。
郭玉嬌說:“雖然我的媽媽沒有撫養過我,但我一定要做一個至孝的好女兒。”
女研究生掙錢救母一天兼職三份工
家住樊城區王寨二組的郭玉嬌,今年23歲,在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讀研究生一年級。
郭玉嬌三歲時,父母離異,她被判給了父親,母親張華榮不久改嫁并到福建打工。郭玉嬌6歲時,父親建立了新家庭,由于父親在外打拼,她便跟著年邁的奶奶生活。
在郭玉嬌的記憶里,同齡小孩都有爸爸媽媽帶著玩,她則經常跟著奶奶在人民廣場附近揀礦泉水瓶賣。但艱苦的生活,反而讓她學會拼搏。
2012年秋,郭玉嬌考上了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
2013年4月,正讀大一的郭玉嬌接到電話:母親回襄陽了。噩耗也隨之而來:母親中風半身不遂。“頭發灰白,拄著拐杖,嘴眼歪斜,記憶中那個年輕漂亮的媽媽不見了……”提及此,小郭的眼淚止不住流。“媽媽回來了,我不想再失去她。”郭玉嬌決定賺錢給母親治病。
但昂貴的醫藥費遠遠超出她的想象。母親住院半年多,郭玉嬌借遍了親戚鄰居。無奈之下,她把母親送到了襄陽市利民福利院照料,每個月要交800元養老費。
為了給媽媽交每月800元的養老費,郭玉嬌不得不擠出一切課余時間做兼職賺錢。她在一個高中畫室當美術老師,3小時70元。每天學校課程一結束,她就匆忙趕去上課,周六一天里更是要做9個小時兼職。兼職的地方離學校遠,郭玉嬌中午就在畫室里用凳子拼在一起午休。她還去街頭賣畫、發傳單,當服務員……最忙的時候,她一天要兼職3份工作。
而在此期間,父親的生意也不景氣,郭玉嬌就想自己掙生活費,為此不得不陸續曠專業課去畫室代課。
分居13年未離婚母親辦低保受阻
12日上午,楚天快報記者隨郭玉嬌來到襄陽市利民福利院,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張華榮。
院長楊明介紹,張華榮已沒有勞動能力,連走路都需要人攙扶,屬肢體三級殘疾。
對于女兒,張華榮深感愧疚:“從小到大我沒撫養過她,現在她還為我治病。”
張華榮介紹,離異后,她和一個叫許順君的男子登記結婚,2004年因為種種原因分居,許順君至今下落不明。
張華榮病后,聽說辦理低保可以享受政府補助,卻因沒有辦理離婚手續而受阻。
為了找到繼父,郭玉嬌每次放假回家后,都要四處奔走找線索,最后她找到婚姻登記處,卻只在登記欄查到了許順君的出生日期和登記日期。“我只希望找到他,讓媽媽能辦理離婚證,讓她順利享受到國家低保政策。”郭玉嬌說,養老院的費用對平常家庭來說可能不高,但是對于她來說卻很吃力。
根據郭玉嬌提供的信息,13日上午,記者來到樊城區勞動街社區居委會,了解許順君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通過人口信息系統查詢,但因沒有許順君的身份證號碼,無法查到更準確的信息。
隨后,記者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樊城區定中門派出所。值班民警查到了一名叫許順君的居民,出生日期是1950年10月11日,與張華榮結婚登記表上的信息符合。經社區工作人員辨認照片,認定他正是許順君。但此人是空掛戶,無法聯系上本人。
她可能面臨輟學希望大家來援助
與母親重逢的這5年,郭玉嬌一直在利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補貼母親的醫療費。
有一次,郭玉嬌去兼職的路上騎電動車摔了一跤,膝蓋都摔破淤腫了,在路人的幫助下才站起來,勉強回到學校。回寢室后,她才發現,傷口粘在了褲子上,她忍痛才把褲子脫了下來。
然而讓郭玉嬌苦惱的是,由于急于賺錢給母親治病,她的研究生學業受到了影響。除了老師點名的課她會去,其他時間都在外做兼職,沒多久,導師就發現她出現在畫室的頻率越來越少,還曾提醒過她。“長時間做兼職影響了課程,出不來好的作品可能很難畢業,甚至輟學。”郭玉嬌說,現在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盡最大努力去救媽媽。“我的媽媽可能不是一個好媽媽,但我可以做一個好女兒。”
看著女兒愁眉不展,張華榮也十分不忍:“我寧愿不治病了,也不想拖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