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逃掉無聊又無用的課,幾十塊一點也不多!
什么叫點兒背?別人逃課半學期安然無恙,而只要我逃課,老師肯定點名!
沒逃過課的大學是不完整的,當你有社會實踐活動沒法上課、有事兒來不及去上課、開大會不想去……只要提出上課要求,在QQ群里說一聲,就有人主動替課完成學分。
如今替課族已經可以做到一鍵下單,云代課,在線支付,個性定制,滿足你的多元替課需求!
隨著“逃課市場”的壯大,替課產業逐漸趨于完善,替課族深度挖掘用戶需求,連替就寢都有,甚至有人做起“替課中介”賺差價!
有需求就有市場
只要在QQ或微信中輸入“替課”或“代課”的字眼,就能發現大量的QQ群和公眾號,這些群內的人數在200~300人,有的甚至多達2000人。
有人接單后,雙方會談價格并交代細節,如學號、班級和姓名等,“雇員”會在課堂上傳來現場照片,“雇主”通過支付寶或微信等完成交易,整個過程雙方無需見面。
“替課”收費標準是按照課程長短和“替課”的難易程度來收取費用的,一般一節課收費25元,如果課上有隨堂作業、回答問題、隨堂測試等情況,還需另外收費。
中青在線的調查顯示,提供“替課服務”的群成員被群主禁止發言。如果有人發布尋找“替課”者的消息,不會得到直接回復,群中的生意由群主統一進行管理,分配給合適的人員。
然后群主會從替課費中抽取5~10元不等的管理費。”有的QQ群,則通過繳納保證金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替課群體中,學生同樣占據了不小的比例,不少收錢“幫”學弟學妹們上課、點名的大三、大四學生表示,自己的課已經很少,時間“多得發慌”。
還有不少替課群體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或是在校大學生,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生活費。
英語、語文、計算機基礎等公共課成為替課的重災區,體育課、體育考試、公共課等課程老師與學生不熟,或是人數多不便于清查人數,有利于替課現象的滋生。
多年發展,產業鏈逐漸完備
不少所謂的創業團隊瞄準了這個市場,并創建各種替課平臺來吸納人氣,甚至存在類似“滴滴替課APP”的手機應用軟件,專門為替課提供信息資源。
因為替課雙方不一定認識,所以有的人可能會‘收錢不辦事’,中介相對來說讓人放心,因此大批替課中介,應運而生。
通過促成替課交易,收取中介費,有的中介會以25元/節的價格接下來,然后再以20元/節的價格散發給下線,從中賺取差價。
替課族還人性化地推出了包月,包學期服務,服務內容已經延伸到拿快遞、帶飯、替考、替黨課、上體育課還能代跑、替早操等,甚至還能替就寢!
哪個喪心病狂的高校居然還有早操?
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小內發現“異性替就寢”是一片巨大的藍海!
替課群體大部分是在校生,而群主有的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有的是在校大學生,而他們大部分以此為兼職賺點生活費。
據央視記者報道,替課族不但在網群、網聊賬號、高校百度帖吧發布替課信息,甚至一些招聘網站中也存在大量的替課信息,而且還出現了專門替課的團隊。
周末節假日前后,外出旅游比較多,替課業務更是供不應求。假期多的月份,替課族收入能超過兩千元。
治標不治本,嚴堵不疏通
替課愈演愈烈,高校老師想盡各種方法來考勤,點名、簽到、刷二維碼、刷臉……就是不肯反思一下課程設置與質量這一根本問題。
北師大珠海分校:使用指紋簽到考勤機考勤。
齊魯工業大學:老師第一堂課收集學生指紋,每堂課學生都要按指紋來簽到。
老師們為了推銷替課族的“包學期服務”也是煞費苦心啊!
南京師范大學:上課前,學習委員會拍攝教室里老師和到課同學360度的全景照,課后將照片上交。
武漢體育學院:每節課后,老師會拍攝教室同學合影,課后將照片上交給輔導員“數臉”。
河南工業大學:使用“人臉識別器”簽到,這臺機器不僅可以固定在某個位置使用,還可以移動使用,用后出勤率達100%,獲封“防逃課神器”。
你夠狠,替課族小本生意,不可能為此與韓國醫院建立深度合作!
浙江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耗資10萬,自發研制一款“手機課堂”APP,上課時,老師根據需要發出指令,要求學生拿出手機進行拍照簽到,學生需拍攝課堂和自拍,再將兩張照片上傳,“手機課堂”即可統計學生的出勤率。
為達到這點功能需要花十萬?
為啥學生們要義無反顧地墮落?
“我不想打游戲,也不想在教室聽那些無聊的課程,我寧愿去自習室,也不愿意在教室聽公共大課這種可有可無的課程。”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52.09%的大學生表示身邊出現過替課現象。
而在有替課經歷的大學生群體中,46.18%的人是通過QQ、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臺直接發布或收到替課信息,17.18%的人則是通過QQ或者微信替課群。
其中,51.90%的大學生選擇替課是因為“與實習或課外實踐相沖突”,同時,有44.65%的大學生是因“課程枯燥或者對課程不感興趣”而選擇替課。“任性不想上課”的大學生僅占3.45%!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曾表示,中國的大學缺乏辦學自主權,包括課程設置自主權。再加上教師對課堂缺乏投入,自然而然課堂質量也就不高、缺乏吸引力。
那些在陳詞濫調里打轉、在改革創新中停滯不前、在批評質疑中自說自話的高校教師,難免會陷入孤芳自賞的邊緣化境地!
那些課前認真備課、課堂上妙語連珠、課后與學生良性互動的高校教師,能夠讓學生收獲知識“干貨”,享受課堂教學“從頭燃到尾”的魅力。這樣的課堂,又會有多少大學生選擇“替課”?
不想上課直接逃課不行嗎?公共課的老師一般愛點名或者搞小測驗,如果錯過了,會影響自己的分數,有的學校規定缺勤1/3就得重修這門課。
或許你會痛心學生們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去逃課,但更該痛心的是為什么這些高校浪費大量學生的學費來開設哪些無聊又無用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