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局來了,有一個女教師兼職被騙百萬元,實在令人震驚!一方面通過親戚朋友廣泛搜羅需要就業的學生或社會青年,根據工作崗位不同,收取幾萬元不等的介紹費;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上線,幫助這些人安排高速收費員、銀行柜員、火車乘務員等工作。其中,幾萬元的介紹費一部分給上線,作為安排工作的酬勞或其他用途,剩下的則自己截留,作為從中牽線搭橋的報酬。
女教師兼職被騙百萬元女教師兼職被騙百萬元近年來,年輕人找工作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這便讓有的人動了用錢買工作的邪念,而有的人則專門為需要買工作和能夠安排工作的人牽線搭橋并從中牟取暴利,從而滋生出這樣一條灰色產業鏈。像上述新聞中的女老師,本來有著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受學生及家長的愛戴,生活應該很是令人羨慕。但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本該好好珍惜眼前生活的人,卻鋌而走險不惜違法去從事這樣所謂的一本萬利的“兼職”。她的事后說辭是因父親患病,家庭經濟壓力大,她希望通過這個“兼職”賺點“外快”。看似為了盡孝不得已而為之,但是在小編看來卻皆因財迷心竅。
現如今國家正大力調整醫療政策,全力改革醫保,父親患病完全可以申請醫療保險從而報銷大部分的醫療費用,再不濟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發起“眾籌”之類的捐助。況且,這個女教師兼職被騙百萬元,既然有100多萬拿去被騙,為何不踏踏實實用來給父親治病呢?所以,東窗事發后搬出“父親患病”不過是想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受害者的位置,從而博得社會同情并得到輿論的支持。
“君子愛財”固然無可厚非,但是還得“取之有道”。羅云那樣為了錢財不惜違反法紀,最終害人害己,固然是咎由自取。但是她的案例同樣也暴露了相關部門在國家企事業單位員工的選拔的把關過程中有所疏漏,從而讓不法分子有機可趁,所以加強監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