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的老式紅磚瓦屋,破敗的院庭,室內空空蕩蕩!如果不是滿墻的獎狀,很難想象出這里依舊有人居住。經過一路的顛簸,在距離合肥市肥東縣城25公里的肥東縣包公鎮板橋村,記者找到了黃健明的家。不巧的是,黃健明的母親在省立醫院照顧剛剛出車禍的伯母,而黃健明則趁著暑假在縣城打臨工攢學費。
一捆鋼筋砸斷一個家庭脊梁
“早年的時候,我弟弟家的生活還算可以。”在肥東縣城關中學教師宿舍樓里,記者見到了剛從外面回來的黃健明及其伯父黃德潮。
據黃德潮介紹,以前,憑著一門過硬的鋼筋工手藝,弟弟黃德波在建筑工地上很是搶手。雖然弟媳婦在家務農,小日子卻過得怡然自得。誰料,這個朝氣蓬勃的小家庭卻被一捆鋼筋砸斷了脊梁。2002年,黃德波在滁州市一個工地干活的時候,被一捆鋼筋砸中腰部。
“當時差點就沒有搶救過來。”黃德潮告訴記者:“后來雖然撿回一條命,但傷愈后基本上喪失了勞動能力,只能在工地上打打雜,報酬自然也比不上那些能夠負重干活的大師傅。受傷前和受傷后的家庭生活,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三年高中,自己“養活”自己
“在中考的時候,黃健明考了700多分。按照當時的錄取分數線,他可以到肥東一中就讀。”黃德潮告訴記者:“但考慮到當時的學費負擔,健明自己放棄了。”
據黃健明介紹,當年中考的時候,他的分數上肥東一中沒有任何問題,但一中的學費是他家里無法承擔的。相比之下,如果以自己的分數上城關中學,則算高分,不僅學費方面可以得到優惠和減免,還可以得到一筆可觀的獎學金。最終,權衡再三后,黃健明決定在志愿欄里填上肥東縣城關中學。
“當年黃健明報考我們學校后,學校給了他9000元的獎學金。”肥東縣城關中學團委書記王世鋒告訴記者:“這個孩子很爭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是金子到哪里都會發光’的道理。在班級不僅是班長還是團支書,老師和同學都喜歡他。到學校后,每年學校都會給予他1500元到2000元左右的貧困資助。可以說,在這三年高中,黃健明完全靠自己個人的學習實力和表現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沒有花費家里什么錢。”
生活再苦也堅決不吃低保
“我的身體條件不允許長時間干活,腰椎被砸斷過。”接通記者的電話時,黃健明的父親黃德波正在桐城市的一個建筑工地上干活。“原本不能出來干活的,但孩子要學費,家里面要生活。今年剛過完年,我就到處找活干,孩子爭氣,我也要盡最大努力去給孩子提供幫助,不能全部依靠別人來幫忙,這是作為一個父親的責任。”
黃德波告訴記者,自從自己殘疾后,家庭條件直線下滑。然而對于生活的貧苦,兩個孩子和妻子都沒有任何抱怨,一家人依舊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后來女兒畢業后,家里認為可以相應地改變一下現狀,未料女兒一直找不到工作。無奈之下,孩子的伯父只得托人幫他找了一家單位,薪水很低。
“為什么沒有申請低保?按照相關政策,完全符合低保條件。”對于記者的問題,黃健明表示:“我們有雙手,可以勞動,爸爸雖然干不了重活,但還可以打打雜,我和姐姐也可以出去打點臨工。所以,我們不申請低保,讓比我們還需要幫助的人去接受低保。”
懷揣夢想變身全方位暑期工
“高考一結束,我就準備打暑期工,掙點錢貼補一下學費。”黃健明告訴記者:“家里的情況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雖然爸爸媽媽掙不到錢,但對我和姐姐的學習從來沒有耽誤過。上學的時候,因為家里沒有錢租不起房子,伯父直接將自己的房子讓給我和奶奶住。每天早晨都是伯父把菜買好了送過來,可以說這幾年高中都是伯父在供養。現在,我也長大了,馬上就要上大學了,不能再給伯父增加負擔了。”
“因為沒有什么技術,只能到餐廳當服務員。”黃健明表示:“餐廳服務員其實收入較低,但對我們學生來說已經不是小數了。主要是我們不穩定,都是按日結算工錢的。”按照黃健明的說法,一天50元左右的報酬,對他來說已經算是高工資了。畢竟,他的爸爸目前還不一定能掙到這么多錢一天。
除了在餐廳當服務員端菜、刷盤子外,黃健明還到處打聽可以發傳單或是跑腿送東西之類的臨工。如果接到發傳單的活,他可以利用餐廳休息的空當去“兼職”,雖然賺得不多,但強過只打一份工。
“孩子對吃穿從沒有提過任何要求,做什么吃什么,給什么穿什么。”黃德潮向記者介紹道:“只要一到假期,孩子除了出去打工,就是在家照顧80多歲有老年癡呆癥的奶奶。從來沒有出去玩過,他舍不得那個時間。”
對于自己的將來,黃健明充滿憧憬。對于家庭的困境,他依然樂觀:“上大學只是一個起點,不過到了這個起點后,我自力更生的能力將會加強。日子終究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