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本想打工攢錢買個‘iPhone6’,誰知最后只夠買‘紅米’。”這幾天,武昌工學院的大學生程易凡在網上曬出了自己暑假打工的經歷,引發同學們熱議。
武漢大學生曬暑期打工經歷
程易凡是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大二學生,原打算通過暑假打工,掙錢買一部即將上市的“iPhone6”手機,可沒想到自己辛苦兩個月下來,打了3份工,掙的錢卻只夠買一部800多元錢的“紅米”手機。
談及暑期打工的經歷,程易凡感到有些失落。“自己第一次踏入社會,缺乏社會經驗,吃了不少虧。”兩個月來,程易凡雖然一天也沒閑著,但沒掙到多少錢。“在超市收銀,因為工作時間太短,本來工作了一周的時間,最后卻只拿到了3天的工資。在餐飲店打工,老板說每天只要傳個菜就好,工資會在離開時一起結算。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工作量不斷加大,規矩也不斷增多,動不動就被罰款,最后連說好的包吃包住也要算錢,本想據理力爭,可是沒簽合同,老板又有罰單依據,只好忍氣吞聲……”
對于程易凡的打工經歷,該校外國語學院廣告專業的劉希也有同感。劉希暑假一直在福建的一家生產電子產品的企業打工,一個暑假下來,扣除生活開支,只賺了1800多元錢。
記者在該校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輔導員尚金麗處翻看了近50份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其中,30多名學生在非相關專業實習,40多名學生對暑期社會實踐的薪酬不滿意。
對此,武昌工學院校團委書記黃妍妍稱,大一、大二的學生專業知識不足,無法找到對口工作和正規經營的公司。她呼吁任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專業教學的同時,引導和幫助學生參與與專業學習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她也希望學生通過各類社會實踐,更早地了解社會,了解自身的不足,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