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都有很多大學生在社會上打工。這些經歷對大學生來說,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同時還可以為以后工作提供些許經驗借鑒。
采訪中,內蒙古財經大學的學生宮哲告訴記者,學生打工實際是為賺錢貼補生活,鍛煉自己的能力,提前感受和適應社會,最大限度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有助于自己明確今后學習和努力的方向。鑒于此,有的高校為本校學生安排了實習工作,有的大學生則自己在假期找工作。
為此,記者特意采訪了一些在讀大學生,了解他們的打工經歷。
在學校或家門口打工族
假期中,不少學生選擇在家門口打工。在家附近打工的大學生通常會做家教、文職工作或憑興趣愛好做假期工。內蒙古某大學的小渠同學為記者講述了他假期的打工經歷。“當時覺得暑假挺長的,自己也想鍛煉一下,就拜托父母讓自己在一家電視臺做實習生。”小渠說,在電視臺工作很辛苦,每天都要剪片子、打字幕、跑腿、打雜,但回過頭來看那時的生活很充實。他在工作中獲得了許多的經驗,這也對以后的事業(yè)規(guī)劃起到了很大的幫助。正在家附近的律師事務所做實習生的小王也有類似的感受,“雖然我的專業(yè)和這份工作沒有什么聯(lián)系,但是這種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當記者詢問她下個假期會不會繼續(xù)打工時,小王說:“我還會繼續(xù)打工鍛煉自己,為今后找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和大學生的交談中,記者能明顯感覺到,同學們在假期打工收獲頗豐。賺錢的艱辛、體力的要求以及與不同人的接觸,成了大學生打工生活中不小的挑戰(zhàn)。而這種經歷對于有點“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大學生們來說,也確實是重要的完善和提升。
走向社會的完全打工族
與在學;蚣议T口打工不用考慮住宿的大學生不同,有許多大學生因為家庭條件所限等種種原因,他們沒有依靠家里,而是選擇像真正的社會人一樣去找工作,有的人為了找到稱心的工作甚至去到外省。
小易是一名大二學生,去年暑假,她就到廣東東莞打工。小易說,他們住在工廠修建的員工宿舍里,一日三餐在餐廳里解決,那感受跟在學校里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每天工作非常累,一回到宿舍趴在床上就能睡著。小易說:“我們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凌晨5點半起床,一天工作完腰酸背痛。工資也少得可憐。當時老板許諾得很好,來了后卻發(fā)現(xiàn)結果卻是這樣苦不堪言。”當記者問小易對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期望時,她說:“還是希望學校能多多推薦一些好的企業(yè),讓我們能進去鍛煉一下,最好是和本專業(yè)有聯(lián)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學生選擇跟隨招聘企業(yè)去外省闖蕩,都是看上了他們承諾的優(yōu)厚條件。但有的打工回來賺得了滿意的薪酬,也有不少同學受騙。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去外地打工的大學生基本是通過貼在校園宣傳欄中或是由中介提供的招聘廣告而選擇就業(yè)單位。
隨著網店的繁榮,也有很多大學生憑借自己靈活的頭腦和良好的經營模式,在家里輕松工作,不但省去了四處奔波的勞累,有的還干得有聲有色。
就讀于內蒙古農業(yè)大學的斯琴表示,
網絡兼職的好處就是工作時間自由,動動手指就能賺到錢,而且還可以兼顧個人愛好,最吸引人的是工資日結,干起來特別有勁兒。“去年暑假我就找了一份
網絡兼職,是幫一家專門制作婚禮短片的淘寶店做后期,我本身特別喜歡電腦動畫。在學校我的第二專業(yè)也是計算機,這份工作讓我樂在其中,能用愛好來賺錢,也特別高興。”斯琴說。
實際上,大學生假期打工有幾多歡喜也有幾多愁。不過學生們在假期的積極鍛煉,也讓社會、學校、家庭陷入思考,大學生成功就業(yè)的路究竟還有多遠?我們期待他們在每個工作中的精彩表現(xiàn),也期待更多學生在畢業(yè)的時候,都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盡快地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