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畢業生正在干什么?開同學會還是旅行?這么想你就out了,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選擇在上大學前打工兼職“刷生活經驗值”,做家教、售賣員,甚至工地搬磚,賺點小錢的同時,還增加社會閱歷,增強和人交際能力,他們認為這能為上大學有點幫助。
今年重慶有20萬準大學生,僅我們了解到的一個60人的高三畢業班,就有30人選擇暑期兼職打工,有的甚至找中介介紹工作。專家認為,準大學生暑期打工進入大學后更有成就感。
明萬 18歲
填報重慶文理學院土木建筑造價專業
行業:沙坪壩陳家橋某工地搬磚、彈墨線
待遇:學徒、未定(可能無)
工作時間:早晨6點半至11點,下午2點至6點半
第一天:怕弄臟自己的黃色球鞋
“提前實戰對大學學習有幫助”
昨天下午2點,烈日當頭。18歲的吳明萬在沙坪壩陳家橋一建筑工地里搬磚,汗水順著鼻梁流到嘴角。
吳明萬是跟著叔叔來這個工地的,先當學徒。吳明萬說:“第一天,天剛亮就起床,工棚外有放水聲,有工友洗臉刷牙了。我沒睡醒,人都是飄的。”吃了幾口不大合口味的早飯,上午扛著20斤左右的水平儀、三腳架和叔叔在工地里穿梭,怎么看都不像工地里的工人。
早上換的黃色球鞋,一開始走路都怕弄臟,晚上收工回來還是臟得不像樣。從早到晚,太陽底下來回走,手膀、脖子、后背頸上,有點刺痛。晚上在工棚里洗把臉,水一浸,又灼疼灼疼的。躺床上睡覺,手臂酸疼,夜里輾轉反側,但還是睡得很死。
來了4天,他把QQ簽名更為“開始在工地搬磚了”。
昨天,他懨懨地說,搬磚比較累。一塊壘一塊,多了搬不動,少了又得多跑幾趟。叔叔叫他打雜,除了搬磚,還要彈墨線、畫線。“線一牽,一眼看去,都是直的。偏了一厘米,差得遠得很。”
中午11點下班,和工友一起吃完飯,回工棚睡午覺。午覺是最香的,但下午兩點必須要醒來,開始工作到晚上6點才下班。
晚飯后,他和認識的幾個工友一起去打籃球。打完球,沖涼回工棚,吹著空調,趴在床上看一本叫《測量工程與識圖》的書。他說,這本書的內容和即將上大學要學的內容有很多相似。這本書里面,已經有很多頁面已經發黃,除了汗漬,還有工地上的泥土印跡。
吳萬明說,他今年高考報考的是重慶文理學院,填報的專業是土木建筑工程造價方面。“現在干的跟大學知識有很多相似,權當提前實戰一下,對大學學習專業也有幫助。”
黃應潔 18歲
填報川外南方翻譯學院
行業:解放碑阿迪達斯兼職售賣員
待遇:70元/天
工作時間:中午12點至晚上8點
第一天:8個小時站得腳發脹
學習與人交流 大學跟同學相處有幫助
填完志愿后,黃應潔覺得暑期這么長,該找個工作“預熱”一下,上大學后有點經驗做兼職。今年6月18號,她表哥給她推薦了解放碑遠東百貨負一樓的阿迪達斯專賣店。
中午12點開始,到晚上8點下班,8個小時里,她的主要工作是給顧客介紹產品,招呼客人,清點品類。
第一天上班,才到店內2分鐘,就來了一位客人,她有些緊張地說了句“歡迎光臨”。畢竟沒有真正接觸過社會,很不適應。“有點路遙小說《人生》里高加林橋下賣饅頭叫喊的感覺。”
第一天下來,黃應潔穿著平底單鞋整整站了8小時,腳都站得發脹,但慢慢適應并很快應對不同的顧客。1個月來,她悟出一個經驗:與不同人交流,要知道對方的性格和說話思考方式,“其實更在乎在這個過程中,我能接觸不同的人,對上大學和天南地北的同學相處溝通才是最有幫助。”
易 鵬 18歲
填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行業:龍頭寺、南坪、朝天門三份英語家教
待遇:35元/小時
工作時間:上午9點半至11點半,下午2點半至4點半
第一天:出門坐錯車,轉了3趟才到目的地
“為了適應大城市節奏”
每天晚上12點,18歲的易鵬開始為第二天的英語家教補習做準備。
高考結束,易鵬在一家網站上發了英語家教的求職信息。一周后收到三個通知,分別是龍頭寺、朝天門、南坪。他從黃沙溪的家里去龍頭寺,第一次出門坐錯車,轉了三趟車才到龍頭寺。學生家長在樓下對他進行簡短面試,“主要是考查我交流表達能力。”
三份英語家教很充實。易鵬決定給自己排一張課程表,早晨9點半至11點半,下午2點半至4點半。課程表裝在黑色電腦包里,這個身高1米7的小伙子,提著這個電腦包,很像一個真正的大學生,盡管他今年9月才去北京的中國石油大學。
“北京是大城市,我現在做兼職打工,是為了提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節奏。”他提著大嗓門笑著說。“其實做兼職家教,就一點小錢。我和家長談的是2小時70元錢,一天下來140元。三天一次結算工資。”說完他提著包,在輕軌站排隊買了一張票,還得趕往龍頭寺。
唐 娜 18歲
填報上海財經大學
行業:大型連鎖超市牛奶促銷員、魚缸售賣員
待遇:80元/天+2元/每箱
工作時間:周五、六、日
第一天:說話聲音是抖的,牛奶灑了好多次
膽子大一點,銷售也講抱團
唐娜已被上海財經大學錄取。之前,她在輕軌上聽到有牛奶公司的負責人在談論銷售問題,唐娜主動要求對方留下電話號碼。當晚她就和對方聯系,拿到了這份offer。
她被安排在渝北東和春天某大型超市做牛奶促銷。早晨7點起床,從龍頭寺的家中坐公交車輾轉到達。
促銷員的基本工資是80元,但也是有任務的:每天要推銷掉10提,基本工資80元,超過10提,每一提可提成2元。
唐娜說,第一天她很緊張,“聲音都是抖的,倒牛奶灑了好幾次”,只賣掉3提。第二天,她就拿起小喇叭大聲喊,這一天居然輕易賣掉11提,接下來一天比一天多。她還注意到,即使顧客不買自己的牛奶,她推介去買別人的,別人也同樣會推介到她這兒來買。
唐娜說,她總結了幾點:機會果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比如找到這個兼職;做事膽子可大一點。銷售也要講究抱團發展。“這些為今后大學兼職和為處理人際關系積累經驗。”
20萬準大學生,
很多選擇暑期打工
記者調查得知,今年,我市一共有25.06萬人參加高考,按照80%的上線率(2012年重慶高考上線率為79%,2013年為83%),預計將有20萬人成為“準大學生”。
黃應潔說,她的班上有60人,認識的有兩個在打工,估計班上起碼有5個人在打工。其他班級也差不多。而唐娜說班上60人,她知道的就有30人在打工,“很多學生也擔心找工作被騙,邀約一起去正規中介,辦卡找工作,這種找工作成功的還不少。”
家長
賺錢不重要,但能知錢怎么來
盧女士家住渝中區大禮堂附近,高考完的女兒剛從石柱老家打工回主城。她覺得現在大部分“90后”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生長在家長的庇護之下,在跨進大學校門之前,先進行社會實踐,可以了解形形色色的人,了解生活的艱辛,甚至經歷初次的挫折,都是有益的,“可以讓他們以一種更加成熟的心態融入大學生活,也能為以后真正踏入社會做好準備。18歲了,成年人了,應承擔一定社會責任,打工就是實踐,鍛煉自己的能力。”
兩江公交公司二分公司的陳先生說,“賺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哪怕賺到一分錢,也知道這一分錢是如何來的。”
同時,他還認為,現在是在重慶打工,上大學可能去外省,現在也算是對孩子在異地學習的“預熱”。
專家
在大學里會更有成就感
重慶大學教授楊尚鴻說,準大學生這種兼職或打工,除了掙點錢,增加社會閱歷,學會溝通與交流,還能讓孩子們在大學里更有成就感,上大學了還可以有經驗勤工儉學。
家長不一定非要要求學生掙多少錢,更多的是鼓勵孩子,這可能比那些旅游玩耍等著上大學更有意義。他也提醒,可以考慮找簡單一點的工作,不要抱著賺大錢發大財的想法去打工兼職,不要誤入傳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