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鋪面所有小格子,正在等待前來‘領養’的主人。根據位置的不同,一個格子每月只需付99至498元租金,即可以在格子里擺放任何小商品,由店主替你銷售,不需要承擔風險,不需要時刻操心,不需要多花時間,便可以輕松做個小老板,坐收漁利……”
看到這樣的廣告你是不是也動心了?近日,一種介乎于網店和實體店之間的微型商業模式——格子鋪在西單、王府井、崇文門等繁華商圈流行起來,每個月花幾百元就可以在大商場里銷售自己的小物件。閑時自己打理,忙時由別人代理的模式,不但滿足了“老板夢”還不會與自己的日常作息習慣相沖突,吸引了眾多白領投身其中成為“格主”。
月租百元
白領“格主”多數圖好玩
在西單明珠商城一層的一家格子鋪里,記者看到店內的墻上林立著近100多個長30厘米、寬30厘米的正方形格子,大到皮包抱枕,小到項鏈耳釘,走進這個10平方米左右的格子鋪,不管是iPhone手機殼、明星簽名照、香水還是巧克力都應有盡有。
“這個格子是我每個月200元租的,賣的都是我不用的東西。”今年28歲的谷婧在一家外企工作,平時工作日都是“白領”角色,但每到周日就會變身為一名“兼職”格主,她將自己不用的化妝品、衣物、飾品放在格子里出售,賺一點零用錢。“每個月也就賣個四五百元,并不會賺多少,主要就是圖個樂趣。” 她告訴記者,自己一直想開家小店,但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而經營格子鋪既滿足了自己的“老板夢”,也讓家里沒用的小物件得到了“廢物利用”。
像谷婧這種主要為了滿足自己的白領格主并不在少數,記者了解到,目前“格主”中以白領、創意商家、設計師、網店老板為主,售賣的多是不用的個人物品、私人藏品和部分手工制品,多數并不以賺錢為目的,即使網店店主經營的格子多數也只是起一個“展示”作用。
而格子鋪之所以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解決了獨立店鋪經營存在的房租、經營租金、人員成本貴,經營風險等各種問題。
月入2萬
鋪主輕松得實惠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雖然格子鋪普遍租金較低,但也分為不同等級,同一家店鋪位置較偏,面積較小的格子每個月租金只要100元左右就可以拿下,而處于門口、貨架中間等“黃金”地段的格子則每個月租金要漲到300元至600元。
“位置不一樣,價格自然不一樣。”在新一代商城的魔方格調格子鋪,鋪主葛麗告訴記者,格子鋪的收入有兩部分,一部分是格子的租金,另一部分則是銷售提成。格主們平時并不會親自擔任或雇傭銷售人員,而是將日常銷售交由實體店主及導購管理,格主只負責供貨和月底的結賬,鋪主則按比例提取每個格子月營業額的一部分作為管理費,“超過100元的商品我們收5%至10%的提成,其余收入歸格主。”她說道。
“一個月基本都有2萬元左右的純收入。”一位鋪主向記者透露,自己的店鋪里共有152個格子,租金從120元到500元不等,租金收入每個月約在3萬元左右,每個月的提成收入也有四五千元,除去房租水電和銷售人員的工資,每個月的盈利都超過2萬元。這個利潤雖然比起自己開店的利潤少,但勝在并不用自己購置貨物,所需要做的僅是店鋪的日常管理。
質量難保
寄賣模式尚存隱患
白領們圓了自己的老板夢,鋪主也輕松得了實惠,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個類似寄賣的商業模式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在魔方格調格子鋪里,一塊香奈兒新款的手表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細細詢問后發現,手表并沒有發票、包裝及保修手續。對此,導購的解釋是:“我們這沒有假貨,最多是A貨。你要相信你就買,不信我們也沒辦法。”
由于無法與格主面對面交流,商品的質量成為了顧客最為關心的問題,盡管導購們推銷時會拿出與格主簽訂的質量保證書,但多位顧客仍為寄賣商品的銷售信息和憑證缺失而擔心,“因為萬一看走了眼,想退換可就麻煩了!”
“格子鋪是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但是各種管理制度還有待完善。”北京工商大學商業專家洪濤表示,格子鋪這種特有的商業模式很符合北京城市商業發展的要求。但是,合理的監管機制是保證格子鋪能否健康有序發展的關鍵。除了對格主和銷售人員的一些基礎培訓外,格子鋪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也要整治。“還可以引入像淘寶那樣的公共評價平臺,顧客可以給好評或者差評。這樣大家就可以選擇信譽好的商家。”洪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