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即將來臨,大連的氣溫逐漸從炎熱轉為清涼,喧囂熱鬧的各大小室外夜間市場也開始降溫。此前,記者連續多日擺地攤,體驗大連的室外夜間經濟業態,發現大連的室外夜經濟市場份額非常大,僅西安路附近的一個大夜市(約300多個攤主)一晚上的營業額便可突破15萬。
超七成夜市攤主是兼職
9月25日23時許,在西安路與黃河路交叉路段道牙子上,密密麻麻的大小攤位連成片。小惠已經在這個夜市里擺了3個多月地攤,她說,當日收攤后,今年夜市擺攤的生活就告一段路。小惠白天在一家美發店做美發師,下班以后擺地攤,平均每天晚上兩小時毛收入300多元,凈利潤可達200多元,她這3個多月的純收入就高達2萬多元。
根據記者的實地體驗考察,西安路夜市每天21時30分開始允許擺攤,大多數攤主會在23時30分收攤,這中間只有2個小時。也就是說,小惠收入2萬多元只用了200個小時。
提到夏季夜市,不少大連人會首推西安路。據記者粗略統計,西安路夜市的地攤數量大多時候維持在400個左右,有連續幾個月甚至連續幾年定期出攤的持久型老攤主,也有只干1個月的玩票型攤主。但無論是持久型攤主還是玩票型攤主,其中70%以上白天都有正式的工作,且在這些擺地攤的攤主中,七成以上是年輕人。
另類攤主擺攤賺旅游費
記者在與攤主們聊天中認識一位年輕的自稱“默默”的富二代。默默還是大一的學生,家境非常富裕。“我爸爸說想讓我了解賺錢不容易,所以鼓勵我出來擺地攤體驗生活。”默默說,他已經堅持擺了1個月地攤,由于選擇的商品價位偏高,利潤率低,才把這些貨賣完,總算沒賠錢。
與默默相鄰擺攤的女孩來自沈陽,她擺攤是為了攢夠去下一個城市旅游的路費。女孩拎著一個皮箱,她說她已經通過這種賺取路費的方式走過很多個城市。她每到一個城市,都是白天游玩,晚上出兩個小時地攤,當她在一個城市里玩得差不多時就會換下一個城市。女孩告訴記者,在冬季來臨之前,擺地攤賣絲襪一個月賺四五千元不成問題。
調查
夜市里什么最好賣?
1 特色小吃
在夜市里的各種攤位中,生意最好的莫過于小吃,有臭豆腐、炒燜子、炸肉串等。據賣臭豆腐的攤主透露,從5月份開始他就在西安路夜市出攤,生意最好時是天氣炎熱的八九月份。他每天晚上賣臭豆腐串和炸冷面的收入都要超過千元,這其中有40%是成本,因此他夜市出攤每晚兩小時的凈收入超過600元,八九月份期間每晚凈收入則輕松過千元。
除了臭豆腐攤位,部分炸肉串、炒燜子、煎牛肉蔬菜卷等小吃攤位的攤主也坦言,盡管在西安路夜市小吃攤位數量占比約25%,且同類食品攤位不止一家,但只要天氣晴好,一晚上收入六七百元并不難。
2 生活必需品
其次是實用性比較強的生活必需品的攤位生意比較火,比如拖鞋、襪子、衣服、錢包、手包等,因為購買這類商品的價格要比商場里便宜30%-50%甚至更多,這對于收入不高的人群來說,確實很具有誘惑力。
3 手機配件、飾品
手機配件、飾品等物件在夜市里銷量大體排名第三,購買這類商品的消費者大多是年輕女孩,本來沒有明確消費計劃,閑逛時看見好看又便宜便順手淘兩件。
4 玩具
玩具在夜市中銷量比較靠后,小惠說根據她多年兼職擺地攤的經驗了解地攤消費人群的消費心理,這部分人群大多收入不高,逛街時首先選購生活必需品,其次是飾品,較少購買缺少實用性的玩具,除非這個玩具很特別或者很有創意。因此,玩具類商品不適合在地攤經濟中出風頭。
相比夜市和露天小吃攤位,大連休閑游玩的夏夜經濟似乎并不太理想。曾游走于星海廣場和人民廣場附近賣風箏的一位老人說,可能受天氣影響,這個夏天他賣風箏每天收入都低于300元,有時候甚至一個晚上不開張,與他相識在海邊附近賣電子煙花和一次性拍照的朋友也說銷售不理想。
分析
夜經濟不應只讓地攤唱主角
大連夏季比較有名的夜市有西安路夜市、二七廣場夜市、東財小吃街夜市、黑石礁夜市、遼師小吃街夜市和山東路夜市等。以比較火爆的西安路夜市為例,通常每年5月中旬開始逐漸形成,七八月份人氣爆棚,十一前后開始冷淡。這些夜市和小吃街位置比較分散,且只簡單地以餐飲購物方式匯聚到一起,沒有規劃和設計,也沒有主打特色和景觀。但在夏季生意依然火熱。
以西安路夜市從6月到9月4個月時間,平均每天約300個攤主出攤經營,平均每個攤位每天晚上2小時收入200元計算,這個夜市240個小時(120天×2)的交易額就高達720萬。再加上其他幾個夜市的營業額,僅夜市地攤4個月產生的收入至少超過2000萬元。
根據游客和本地市民的一致反映,近年來,地攤唱主角的夜間消費內容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游客日益增長的夜間消費需求期待更多種業態的經營項目出現。
對此,有關部門發布消息稱大連市政府將啟動“北方不夜港工程”建設,將借助臨港臨海的資源優勢、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全市范圍內整合城市夜間生活的各類要素,以絢麗的燈光系統為背景,以旅游消費和文化景觀為載體,打造集文化、休閑、娛樂和商業于一體的“夜經濟”產業,樹立獨具特色的“夜大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