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著九月的開學季,“開學經濟”也是火了一把,其中,那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新生成為了推動“開學經濟”的重要力量,動輒上萬元的手機、相機、筆記本電腦“套餐”基本成了標配。剛入學這支出就有些驚人,那么進入大學后的開銷又是如何的呢?大學這幾年主要把錢花哪兒了?
男女生開銷各有特點
近日,記者就大學里日常開銷問題對嘉興學院的一些大四學生進行了采訪,發現男生和女生開銷的“側重點”不太一樣。女生對外表會更加注重一些,因此相比于男生,她們會把錢更多地花在買衣服、化妝品上,而男生往往對電子產品比較感興趣,更愿意把錢花在這些電子產品上。
手機可以說是如今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了,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學生在大學期間換一次手機還是比較普遍的,也有一些換得比較頻繁。“我比較喜歡電子產品,所以對于我而言,手機換得比較勤快。”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一名金同學告訴記者,現在他用的已經是他的第六部手機了,不過每部手機都不是很貴,所以還在承受范圍內。除了手機外,學生的“裝備”也在變得更為專業化,單反相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越來越常見。
不過,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對于他們中的許多人而言,開銷當中占據大頭的還是要數“吃”這一項。“現在買點水果一下子就要十多塊錢,平時偶爾也會和同學出去聚餐什么的。”同樣是來自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的李中正說,“現在物價貴,感覺每個月還是花在吃上面比較多。”
兼職打工補充零用錢
“物價不斷上漲,盼著零花錢也能漲。”采訪中記者也了解到,現在很多大學生每個月從家長那里拿到的零花錢基本在1000到1500元,有些跟著物價在增加。“2010年剛來的時候是700塊一個月,每年都漲100塊,現在已經到1000塊了。”一名機械專業的王同學說。
其實,除了從父母那里拿到一些零用錢以外,兼職打工補充零用錢也成為大學里的一種普遍現象。發傳單、做家教、跑菜、婚慶現場布置……現在大學生能做的兼職種類比較多,收入也比較可觀,好一點的一個小長假收入就有好幾百,多的甚至可以達到上千元。“有些酒店平時不需要這么多服務生,但是婚宴多的時候人手就不夠了,所以他們需要一些兼職的服務生。”李中正的兼職經歷比較豐富,做家教、當服務生、發傳單等他都干過。除此之外,一些學生在兼職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了自己在創意、軟件操作方面的特長,這樣一方面獲得了額外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得到了鍛煉,積累了更為寶貴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