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歲末,來并務工的外來人員紛紛返鄉過年,這讓節前原本很緊俏的用工市場出現了“一工難求”的局面,與此同時,省城各大高校陸續放寒假,很多學生為賺足過年的零花錢或為積累社會經驗,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利用假期出來找工作。不少用人單位瞄準這一點,向大學生們“拋出橄欖枝”,掀起了寒假大學生兼職的熱潮。那么,大學生
寒假兼職做些什么工作呢,他們的待遇怎樣?面對良莠不齊的用人單位,大學生的合法權益能得到有效保障嗎?在不法行為面前,他們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寒假急招”、“寒假急聘”……近日,記者走訪省城某高校時發現,校園內多塊廣告板上,無一例外密密麻麻地貼滿了“招工啟事”,在“急聘”、“急招”這樣醒目的字眼下面,最具誘惑力的當數用人單位承諾的工作待遇,“底薪1500元+提成”、“日工資60元”、“工作地點在北京”……一家用人單位的老板告訴記者,早在放寒假前,這些招工廣告就“進駐”校園了。
太原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的大二學生小郭,就是通過這樣的“招工啟事”找到了發傳單的工作。“學校放假早,回家也沒事干,就想找份工作賺些零花錢”,記者見到她時,她正抱著厚厚的一沓樓盤促銷的宣傳頁站在路邊,向來往的行人發放。雖然節氣已過五九,寒冷卻依然籠罩著省城,戴著手套都能感覺到冷風習習。但為方便發傳單,小郭堅持不戴手套,五天下來,她的手上起了好幾處凍瘡,“在冷風里站著沒感覺,一暖和過來,手就紅腫,還癢。”但讓她興奮不已的卻是,“一天就工作六小時,每天30元,省著點花,回家前能攢300多元”。
在小郭宿舍,記者見到了同樣沒回家的小潘,家在交城的她經熟人介紹,現在晉祠路上的一家果蔬包裝間工作。“白天員工要正常工作,所以我們只能在晚上進車間學習,一般從晚上八點到次日早上六點,中間休息兩個小時,車間里除擋在門口的兩個厚厚的大門簾,沒有任何采暖設備,寒冷再加上深夜工作,很多女生都悄悄掉過眼淚。”小潘告訴記者,在這個車間兼職的50多個學生里,除了12個來自中北大學外,其余全是她們的校友,光生物工程專業就有10個。“學員期間每人每天30元,合格后女生70元,男生90元。單位包吃包住,臘月二十八回家之前每人能掙六七百元,還認識不少新朋友,長了不少見識。”她說。
據了解,節前,餐飲、服裝和商場、超市等服務業“用工荒”的狀況最為突出,這些單位也是大學生兼職最多的去處,工作雖辛苦,薪酬也低,卻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用工荒的局面。
兼職中的“隱形陷阱”
每年寒假,大學生兼職的身影都會成為省城一道獨特的風景,在超市、在餐館、在服裝賣場……有他們在的地方,青春就會閃閃發光。然而,在大學生
寒假兼職的背后,仍存在著灰色地帶,兼職中出現的諸多“隱形陷阱”也給毫無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們“當頭一棒”。
小潘告訴記者,在果蔬包裝車間,正式員工每人每天基本工資是50元,按完成的工作量再分得一定提成。“這段時間,車間訂單猛增,加上提成,他們一天能掙100元左右,月底還有福利;我們工作時間有時比他們還要長,非但沒有提成,這幾天,主管還老以實習的名義讓我們進車間工作,其實包裝技術一學就會了。”“現在我們每人每天只有30元的實習工資,說好的70元和90元不知什么時候才會兌現。”
走訪中,記者發現“勞多薪少”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很多學生均有過類似的遭遇,對用人單位巧立名目,想方設法削減學生工資的行為,大多數學生只能選擇默默忍受,但是兼職中存在的其他“隱形陷阱”,卻讓他們中的一些人再也無法保持沉默。
小潘的高中同學小焦前段時間就經歷了工作的“滑鐵盧”。小焦現就讀于山西大學省委黨校的行政管理專業,寒假前,他驚喜地發現,自己在網上投的簡歷被北京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看過,他們承諾,經培訓合格的員工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底薪為1500元,每售一套樓盤會有相應比例的提成,所以一放寒假,他就馬不停蹄去了北京,培訓合格后,他先花600元租好房子,不料辛苦工作20天后,卻被無理由辭退,公司最終只給了小焦200元,氣不過的他去和公司評理,對方以沒有簽訂書面協議為由,拒絕小焦的任何賠償要求。
由于時間短,社會經驗不足,魚龍混雜的用人單位會在大學生求職中設置各種各樣的“隱形陷阱”,到最后,自知有理的大學生們只能是有苦說不出。
如何明明白白兼職
采訪中很多學生感嘆,尋
找兼職的過程就像“霧里看花水中望月”,那么,面對“隱形陷阱”,大學生應該如何“擦亮雙眼”,明明白白兼職呢?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大學生
寒假兼職還不算真正就業,不在勞動法保護的范圍內,所以大學生一定要學會自我保護。在兼職工作開始之前,一定要明確雙方責權關系,同時最好與用人單位簽訂一份正式的書面協議,書面協議內容應包括工作時間、工作期限、工作內容、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包括正常工資和加班補助)以及報酬的支付方式等;同時,如果大學生打工時權益受侵害,一定要注意收集諸如領取報酬的簽名單、可證明在該單位工作過的憑證,或者是一些重要的錄音資料和照片等作為證據,并向法院提起訴訟。
針對大學生到兼職機構求職要交中介費和會員費的問題,有律師認為,由于目前法律對于中介公司收取會員費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所以,大學生在選擇中介機構時一定要率先查看該中介機構是否有營業執照,如沒有,則需要謹慎選擇。
此外,專家還建議大學生在找到兼職工作后,應及時通知大學輔導員、家人和朋友,以免出現意外;省城高校也應加強對大學生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對
假期兼職學生給予適當引導和幫助,讓學生們順利、安全地完成兼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