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3月份開始建廠,5月引進種豬,到現在,楊鎮龍的豬場有豪豬102頭,其中30多頭是繁殖的。楊鎮龍說,正是因為大學里學到的知識,他可以一個人就把偌大的豬場看管好,“我是學這個專業的,養豪豬上手比較快。”
回家創業 一次聊天誕生的想法
楊鎮龍的父母原來是個養豬戶,豬場拆掉后,他們在鎮上開了家家庭旅館,F在,楊鎮龍自己成了“養豬戶”,利用山里的一個廢棄礦場建起了豬場,不過,養的是更加環保、經濟效益也更好的豪豬。
“我在華中農業大學讀的是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專業,去年畢業。原本也想大學畢業了就找工作,但在畢業前,有一次回家與父母聊天,了解到有這個項目,就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當時,恰好村支部書記也在他家,楊鎮龍說,“書記跟我說,你們學有所成、回家創業,村里也會支持,如果搞得好就要發動其他村民一起做。”
那時的楊鎮龍,雖然才剛剛踏出校門,但選擇養殖豪豬卻非一時沖動。“一方面是村里的支持,另外,我也專門跑去養殖豪豬比較多的湖南等地了解。商品豬養8個月左右出欄,一頭利潤可達上千元,主要銷往廣州、上海、廈門等城市及旅游區、‘農家樂’等。”楊鎮龍的豬場還未對外銷售產品,“大概明年下半年開始對外銷售,這個行業還比較新,投入也很大,目前成本投入將近100萬,各方面環節我還在摸索,等成熟了就可以在村里推廣。”
堅持不棄 源于家人的一路支持
1987年出生的楊鎮龍,正處于一個意氣勃發、愛熱鬧生活的年紀,一個人呆在山里看管豬場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幾乎天天都要在山上看著,如果經常往山下跑,可能會把病菌帶上去,無形之中風險會增大,做養殖行業的特怕這個。”遠離城市的繁華、熱鬧,沒有同學朋友在身邊,楊鎮龍每天除了工作外,娛樂項目只有看電視和玩電腦。“我加了2個養殖豪豬的QQ群,跟同行一起交流豪豬養殖市場前景和技術問題。”
“彷徨沒有,厭煩是有,但是就算偶爾出現點消極情緒,我也會告訴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楊鎮龍說,困難主要是來自精神層面,現在豬場還沒開始贏利,生活來源都是家里支持,對于一個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來說,精神壓力很大。好在楊鎮龍的家人非常支持,“我要感謝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鼓勵我。”
楊鎮龍告訴記者,接受采訪的前幾天,他剛剛與大學時相戀的女友結婚,迎來人生大喜的他對自己堅持的事業更有信心了,同時也非常感激一路支持的妻子,楊鎮龍說,“老婆的支持非常大,從大學到現在,她的理解和支持也是我堅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