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30多歲的下崗女工,為了推銷保險,失身失財。我們在譴責騙子喪盡天良的同時,不能不想一想,騙子的手法并不高明,但他的騙術為什么就能得逞呢?透過這起案件,善良的人們應該得到怎樣的啟示呢?
重新找定位
今年32歲的秀麗從蕪湖市一家集體企業下崗已經4年多了。她在照顧幼小孩子的同時,從來沒有放松學習,自強好勝的她打算等孩子大一點就出去找一份活做,絕不蹲在家里吃閑飯。今年春節前,她遇到了過去單位的幾個姐妹,相互之間談的最多的就是創業的艱辛與成功的歡樂,姐妹們的話頓時激發起秀麗隱藏在心底的想法,她感到該出來闖一闖了。在一個朋友介紹下,秀麗好不容易進了一家保險公司,成了這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
上班的第一天,領導找她談話時坦誠地對她說:“保險不是人做的,而是人才做的。”她深知這句話的分量,暗自下決心,別人能做好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好,我選擇了這個職業就不能退縮。然而,她怎么也沒有想到,也許就是因為自己的這個決心,使她走進了一個由美麗謊言布下的陷阱。
天上掉餡餅
一個做了多年保險業務的“老保險”說:“干我們這行的,出去跑十家,能成功一家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秀麗剛聽到這句話時還認為有些夸張,可是不到一個月,她已經深有感觸了。
一個月里,除了一個親戚為了支持她,成就了她的第一筆業務外,她跑斷了腿,不知敲了多少戶門,也不知看了多少個白眼,一個業務也沒有做成。4月中旬的一天,辦公室的職員全部出去了,秀麗一個人獨自坐在那里發愣,滿腦子都是怎樣去拉業務,她發現,凡是業務做得好的員工,社會關系就多,而且還有一些領導為他們打電話,這樣的業務不但成功的幾率高,而且往往還是大業務,要是我能有這樣的機會就好了,秀麗有些想入非非了。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電話驟然響起,她一把抓起電話。“喂!你好,你是某某保險公司嗎?我們單位要辦理一筆保險業務。”“哦?你們是什么單位?”一聽到有業務找上門來,而且還是單位辦理的,秀麗好像頓時血都涌上了頭,急切地問道。“我們是山東到蕪湖承建某大型項目的公司,我叫李誠實,是公司的業務經理,我現在住在某某賓館518房間,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過來談談。”
真是天上掉下來個餡餅,秀麗好不高興,她忘記了一個女人去賓館與一個陌生男人談業務的忌諱,就急不可耐地騎上自己的電動車趕到賓館,按響了518房間的門鈴。開門的正是那個自稱李誠實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口的秀麗遲疑了片刻,還是走進了房間。
李經理見到秀麗就說:“我們單位現在在蕪湖承接了某某大型業務,要干上兩年才能結束,單位決定給80多個員工全部買上保險,你給我們推薦一下保險項目。”秀麗聽李經理這么一說,當即認真地介紹起各類保險項目來,李經理聽完之后,好像想都沒想就選了一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