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雖然小,誠信不能少。要想客回頭,材料要選好。要想客放心,衛生要搞好。望客開口笑,態度要搞好。”——阿蕊寫在櫥窗上的創業理念
人物小檔案
人物:阿蕊 年齡:23歲教育背景:
2005年畢業于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稅務系。
工作背景:
做過兩份工作,今年5月8日租了一個小櫥窗賣白吉饃。開業20天來,每天能賣出100個左右。她希望,兩個月后能開自己的第一家連鎖店。
上學時夢想開小吃連鎖店
“她一直有個夢想:大學畢業后,開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吃連鎖店。”曾是高中同學,而今是阿蕊男友的阿鵬是最了解她的人。
這個夢想源于阿蕊愛吃,不管去哪個地方,她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打聽哪兒有好吃的,并馬上沖過去,吃個過癮。認識她的人幾乎都知道這些。
開店前打工兩度辭職
2005年,阿蕊從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稅務系畢業,但工作并不好找,尤其是對一個學校牌子并不響亮的大學生來說。 通過熟人介紹,同年8月,阿蕊在一家裝修公司找了份會計的工作。開朗負責任的阿蕊,很討同事和領導喜歡。但2006年10月,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她還是辭職了,“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學到了很多。” 她試著自己找工作,跑了幾個地方。2006年12月,她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了一個月的總經理助理,因忍受不了老總的怪脾氣,阿蕊又辭職了。 做過這兩份工作,阿蕊積攢了一些錢,便決定自己開店。
為開店嘗遍鄭州的白吉饃
今年3月開始,阿蕊開始為自己的店四處奔波。她看中了一家快餐店,準備盤下來時,一個從事餐飲業的哥哥告誡她:“你沒有經驗,最好從小店做起。做餅就不錯。”
她聽從了哥哥的建議。喜歡西安小吃的她,最終決定賣白吉饃。
整個4月,阿蕊白天滿鄭州市跑著找店面,晚上就研究白吉饃的做法。她幾乎吃遍了鄭州市大大小小的白吉饃店,還讓好朋友專程從西安帶回來幾個不同的、地道的臘汁肉夾饃。
愛吃的阿蕊從來沒做過飯。從4月份開始,她每天在家里練習和面做餅。從最初的死面疙瘩到最后香脆的酥餅,讓男友阿鵬的母親覺得不可思議,“幾天不見,她長進太快了。”
5月8日,在鄭州市信息學院路一家土豆粉店內右側的櫥窗里,阿蕊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店——阿蕊白吉饃。
阿蕊的夢想終于走在了現實的路上。用她的話說:“夢想與現實之間,只是多了行動的間隔。”而她,從不缺少勇氣。
[旁觀人語]
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河南每年20多萬大學畢業生,好工作不容易找。大學生首先要擺正位子,先就業,再擇業。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丁處長:這可以說是一種人才浪費吧。不過我們鼓勵學生自主創業,這種積累經驗的行為是可取的。
阿蕊的父母:女孩子還是找個安穩的工作比較好。但我們拗不過她,只好答應。她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那種人。
亞如(同學):她這么做,我一點都不驚訝。現在的社會很現實,沒什么工作是丟臉的,沒錢誰會給你面子。
曉偉(同學):一個大學生做白吉饃,人家沒上過學一樣可以做,這叫資源浪費。
小志(大二學生):很正常,這是一種鍛煉。我很多同學都去地攤打工,性質差不多吧。
titi(網友):北大畢業生就有賣豬肉的,她賣白吉饃沒什么丟臉的。
浪跡天涯(網友):比起那些找不到工作靠父母養活的,還有那些找不到工作就自殺的,她強太多了。
張女士(顧客):我最近經常來這兒買,她是大學生,我相信她。
李先生(顧客):值得鼓勵。但她總不能永遠做這個吧。反正以后我的孩子不能做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