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到了,不少學生開始找暑期工。一些大企業、連鎖店的招聘信息估計會讓你心動吧?在你急著去應聘前,不妨聽聽廣東工業大學學生小陸的故事。
日前,小陸在求職網站智聯招聘上看到一家“廣州傳晨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發布的招聘信息,稱“星巴克咖啡廳”招暑期工,工資為180元/天。小陸覺得薪酬十分吸引,于是致電該公司在網站上公布的手機號碼,聯系人“榮小姐”要求小陸在面試時繳納150元“會員卡費”,這引起小陸的懷疑,于是向記者報料。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廣州傳晨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在前程無憂、趕集網、百度招聘等求職網站都發布了同樣內容的招聘信息,大學生喜歡聚集的“應屆畢業生”網站還有這家公司的介紹,它自稱“是一家專門為在校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構”,“每天為學生尋找最快、最好、最新的兼職信息。目前在廣州市已經有1000多家企業和單位與本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其中包括諾基亞、索尼、三星、達能、康師傅、夏普、美的等大企業”。
可是記者在廣州紅盾網查找該公司的資料時發現,它并不具備招聘資格。這家注冊資本為十萬元的公司經營范圍為“企業管理咨詢;市場調研;會議服務;商品信息咨詢;展覽展示;企業文化交流活動策劃”,但沒有“職業介紹;勞務派遣;勞務承包”等招聘相關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注冊資本不得少于五十萬元;2013年7月1日起執行的《勞動合同法修正案》更將這一標準提高到二百萬元。修正案更指出,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臨時性崗位即屬于“勞務派遣”,暑期工明顯在此列。
記者向小陸同學說明上述情況后,小陸決定放棄這個兼職“機會”,遠離陷阱。
兩招拆穿“招聘”騙局
針對騙子公司在暑假為學生設下陷阱一事,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李小姐指出,這些騙局只需兩招就可拆穿。
“首先要利用互聯網,查詢招聘地址是否正規門店,若是寫字樓地址則應確認是否與該企業官網信息相符合;若是職業中介、勞務派遣公司則應到紅盾網查證其是否有招聘資格。”李小姐說,最后一招是看他是否收費,“無論涉及何種名目的收費,都是詐騙。”
她說,學生找兼職或暑期工,喜歡找大型連鎖企業,無論出于安全或鍛煉目的考慮都是正確的,但在任何企業工作都應該學會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這是初入職場的重要一課。“最好跟用人單位簽訂兼職或實習協議,書面約定工資是多少、何時發放,以及最重要的——工作時發生意外傷害的處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