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和浩特市任何一所大學校園周邊的廣告欄內,都可以看到花花綠綠的各種兼職信息。靈活的工作時間,誘人的計時薪資,完善的中介保障……不少大學生慕名而至,但在繳納了以不同名義收取的中介費后才發現,廣告說得很誘人,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連日來,記者通過對部分網站的暗訪,親歷了大學生兼職中介的混亂和無奈。
采訪地點:呼和浩特市
采訪對象:大學生、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袁威偉、內蒙古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金主任
采訪內容:關于網站以培訓為名從事大學生兼職中介
【語錄】
在以后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并沒有做到半天60元薪資的工作,常常是工作少而會員多,大家只有輪流做。而之前海報上的其他工作也幾乎很少,有時候被臨時約到工作現場打雜,所得的薪資也不是當初海報上介紹的那樣。時間長了,我們對這個中介失去了信心,不再找他們介紹工作了。
——內蒙古大學學生王君
我們這個網已經成立4年了,現在已經有3萬多名會員。
——笑臉網工作人員
如果這家中介沒有營業執照,有關部門可以依法對其進行取締,并給受騙的大學生予以賠償。
——內蒙古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袁威偉
從事勞務中介,必須到勞動人事部門取得開辦中介的行政許可證。
【調查】
大學校園周邊網站中介信息泛濫
3月8日,記者在位于內蒙古大學東門前的天橋上看到,天橋兩側近兩米高的護欄圍板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五顏六色的廣告,其中最多的是笑臉網和快樂兼程等兼職機構的廣告,上面的內容為:禮儀100~150元/天,發單60~80元/天,各類促銷60~100元/天……傳單下方有被分成一條一條的聯系方式,很多都已經被學生撕走了。
記者在撕取兼職機構的聯系方式時,看到一個男孩也在撕取聯系方式。這個男孩告訴記者,他是內蒙古大學大一的學生,由于今年課程少,就想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一些兼職工作,增加社會經驗,賺點兒零花錢。他說校園里貼著的也是這幾家的廣告,每天的工資也挺高,他挺動心,準備有時間去看看。“聽同學說有些兼職機構就是為了騙錢,交了錢也沒有工作。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這家機構是正規的?”這個男孩疑惑地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大學生對這類網站介紹的工作表示愿意嘗試。
記者登錄了幾個在校園廣告欄里出現頻率較高的內蒙古兼職網、笑臉網等網站。在內蒙古兼職網看到,該網站主要提供大學生兼職、內蒙古兼職和企業服務等。瀏覽網頁后記者發現,該網站大部分的兼職是提供給大學生的,兼職工作多以促銷和發傳單為主。隨后,記者又登錄笑臉網,該網站標有兼職、活動、培訓、交友等內容。在該網站上,除了兼職一欄的最新信息是3月12日更新的,其他活動、培訓等內容的最新時間都是2012年。記者點開右上角的切換城市一欄,發現47家城市中除了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和天津市點開有內容,其他城市網頁上的各欄均顯示為空白。
此外,記者在笑臉網上點擊兼職模塊下的全職、錄取、賞罰等字樣,發現這些板塊內的內容均是空的,而點擊培訓和講座等字樣時,則直接出現了“應用程序中的服務器錯誤”等字樣。
【暗訪】
記者裝扮學生找工作
為了徹底調查這些中介網站是否靠譜,記者決定以在校大學生的身份對笑臉網進行暗訪。3月8日,記者根據聯系方式上標明的地址,乘車來到興安北路的龍興寫字樓,從寫字樓南側的一個入口走上4樓后,記者在門口看到一塊標有“呼和浩特市圓夢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的牌子,牌子下方粘貼著笑臉網的標識。推開門后,記者看到這是一間約30多平方米的屋子,這間屋子分為兩個辦公室和一個走廊,走廊里有該網站的工作人員正在接待找工作的大學生。里面是辦公區,擺放著幾張桌子和電腦,四周墻上貼有笑臉網的介紹和報名流程。見有人進來,接待人員很熱情地接待了記者。
“你們是哪個學校的,從海報還是傳單上看到的信息?以前做過兼職嗎?為什么要做兼職?”剛剛坐定,接待人員便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待記者一一回答后,接待人員給記者拿來一個冊子,上面提供了許多兼職工作,加上卡片上的兼職信息,共有40余種。在冊子的后面幾頁,寫著入會半年150元、一年180元的信息。
“這么多工作,你們都能提供嗎?”“發傳單和做促銷員會多一些,其他的有具體要求,像報紙派送員,需要男生。”大致詢問了一番后,記者問道:“中介費怎么收?”負責接待的一位工作人員認真地說:“首先,這個不是中介,收費是收費,但是這不是中介,既然你們問到費用,我也就不多說了,費用分為兩種形式,一年180元,半年150元,不限次數,只要你想做,隨時打電話給我們,就可以提供工作。”“你們屬于什么機構?”記者追問道。“屬于教育培訓機構。”接待人員回答。
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該兼職機構主要給大學生提供兼職,不面向社會上的人。提供的兼職工作都是和他們有聯系的企業,如有需要則提供工作人員。“很多企業一直都在找我們,像創維等知名企業,我們都有合作,而且我們會給你進行培訓,講一些注意事項,如果遇到廠家不給你工資,我們會幫你維權。”接待人員說。記者表示回學校和舍友商量一下再做決定。
3月11日,記者再次來到笑臉網。見記者再次來到,上次的接待人員和記者寒暄起來。記者表示今天是來辦理入會手續的,并希望入會后就可以參加工作。接待人員說:“一旦成為我們的會員,如果你想明天工作,今天下午3點前給我們打電話,然后我們給你安排,安排完了給你打電話。”見記者有疑慮,她拿來一張表格讓記者填寫。該表格共有基本信息、兼職工作、想找的工作和最后的簽字幾項。在簽字的上方,有一條標明:一旦入會,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會。見記者想要辦理半年的會員,接待人員說:“辦還不辦個一年的?如果有事可以凍結,就多30塊錢,辦一年的合算吧。”見記者堅持辦半年的,接待人員拿出一本收費收據,一邊介紹一邊飛快地填寫著,并將記者手里的150元收走,接著撕下一張粉紅色的收據。這張收據只標有“笑臉網全國統一收據”,也沒有公章。記者當即對收據沒有加蓋公章提出質疑,這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這個沒事兒,你看這里有我們的網址,如果你怕,可以投訴,這里還有客服電話。”記者提出要求馬上推薦工作,這位工作人員卻說:“今天不行,你辦會員必須這周六參加培訓,培訓完了才可以參加工作。我們要對你的安全負責,我們每次推薦出去的兼職人員都要進行安全方面的培訓。”記者表示既然當天不能推薦工作,就將入會費退了吧,等周五再來入會。剛才還滿臉微笑的工作人員馬上沉下了臉,拿出一份記者剛剛填寫的笑臉網入會登記表,指著下方一欄小字說:“我們已經約定一旦入會任何原因不得退會。”看到記者被鎮住了,這位工作人員又緩和了一下態度說:“你就放心吧,培訓完了就會有工作,我們這個網已經成立4年了,現在已經有3萬多名會員,全部是在校大學生,每個學校都有,你要覺得不保險,可以和你們學校已經入會的同學了解一下。”當記者提出要一個內蒙古農業大學入會學生的聯系方式時,這位工作人員卻又以需要對會員個人信息保密為由拒絕提供。記者詢問這個機構是干什么的,一位男工作人員說:“這就是一個中介。”記者提出要驗看營業執照和其他相關手續,辦公室內另外兩位工作人員也出來將記者圍在中間,一味地解釋有營業執照,但是沒有讓記者驗看。
【花絮】
一大學生講述受騙經歷
說起找中介兼職被忽悠,很多大學生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內蒙古大學上大四的王君向記者介紹了她被網絡中介忽悠的經過,“在上大三的下半年,我在校園內的廣告欄上看到一個兼職網站的不少中介廣告,其中的促銷員工作讓我很感興趣。按照海報上的介紹,周六日只要在商場做半天的促銷員,每天就可以拿到60元的工資,而且還是按日結算。看到這個信息后,我和宿舍的一個同學馬上找到了設在中山路一個寫字樓里的網站,要求他們給我們推薦促銷員的工作。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要求我們先交160元的入會費,并說只有成了他們網站的會員,才可以給我們推薦工作,我們當即交錢辦理了入會手續。原本以為這樣就可以工作了,沒想到交了會員費后,他們讓我們回去等,說是前幾天的促銷員工作已經有會員去做了,等有了促銷員的工作就會聯系我們。在以后一年的時間里,我們并沒有做到半天60元薪資的工作,常常是工作少而會員多,大家只有輪流做。而之前海報上的其他工作也幾乎很少,有時候被臨時約到工作現場打雜,所得的薪資也不是當初海報上介紹的那樣。時間長了,我們對這個中介失去了信心,不再找他們介紹工作了。但是我經常在校園周圍的廣告欄內看到他們的廣告海報,一樣的說辭,有很多學生在認真地閱讀,并記下聯絡方式。”
【提醒】
要觀察有無營業執照
這些兼職中介機構究竟有沒有營業執照?記者登錄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的網站,點擊企業登記基本信息查詢。記者輸入“呼和浩特市圓夢教育咨詢有限公司”,發現該公司的信息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工商分局有備案,成立于2009年7月14日。經營范圍一項顯示,該公司主要進行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咨詢;中等專業教育、職業中學教育咨詢;其他中等教育咨詢;大學生創業咨詢,不包括給大學生介紹兼職工作這一項。此外,記者在笑臉網的工作室內發現,墻上貼有該公司的宣傳照,上面的流程第一項為大學生找兼職應出示身份證復印件、學生證復印件和照片。但是接待人員在為記者登記時,并未要求出示任何證件。
據內蒙古自治區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袁威偉介紹,如果這家中介沒有營業執照,有關部門可以依法對其進行取締,并給受騙的大學生予以賠償。如果有營業執照,該公司應該將其懸掛在顯眼的位置。如果沒有懸掛在顯眼的位置,第一次發現責令整改,如果拒不整改,罰款5000元以下。針對“一旦入會,不得以任何理由退費”這一條款和收據上沒有公司的公章,袁威偉表示,這些都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條款本身就不合理,是無效的。
此外,袁威偉提醒大學生們,前往中介機構找兼職時,首先觀察其有無營業執照,資質是否齊全。其次要和周邊的同學多交流,了解這些中介的情況。在和中介簽訂書面協議時,要注意其有無公章,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說法】
網絡中介由多部門監管
勞務中介究竟由誰來監管?3月13日,記者就此事采訪了內蒙古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金主任。他告訴記者,從事勞務中介,必須到勞動人事部門取得開辦中介的行政許可證,然后到工商部門申請工商營業執照以及到稅務部門進行稅務登記。網站則還需要公安部門網絡監督鏈接和可信認證標識。監管機構是工商局、人力資源和社會勞動保障局以及公安局,“現在打著網絡培訓旗號實則進行勞動中介的網站很多,我們聯合工商、公安部門進行打擊整頓,但是屢禁不止。有一些中介網站將服務器設在外地甚至是境外,給打擊帶來不小的難度。最近我們就打擊了一個域名為每日內蒙古人才網的網站,該網站的服務器就設在山東,我們多次與山東的警方以及相關部門聯絡,才將該網站打擊掉。對于笑臉網我們會進行核實,然后聯合相關部門進行處理。”隨后,記者就笑臉網無證從事勞務中介的事,向管轄的新城區工商分局毫沁營工商所進行了反映,該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很快會對其進行核查。
【建議】
去正規網站或人才市場找工作
內蒙古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的金主任告訴記者,一些網絡中介之所以專門將目光瞄向在校大學生,主要是因為學生們的社會經驗相對較少,辨別能力弱,容易被欺騙,而且被騙后很少會進行投訴舉報;另外這些網站的招聘信息絕大部分是無法核實的。
金主任建議,在校大學生最好去正規的網站或者人才市場找工作,“就拿我們內蒙古人才網來說,每天都有不少正規企業來我們網上進行招聘登記,登記的時候,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對這些招聘信息進行核實,確保每條招聘信息的真實、可信。”
如果您在購物消費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商品、價格欺詐、售后維修亂收費;如果您是黑幕和潛規則的親歷者或知情者,了解某家百貨超市或家電領域欺騙坑害消費者的招數和潛規則;如果您曾成功地利用法律維護了自己的權利和尊嚴,保護了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或是有好的招數對付無良商家,歡迎與我們聯系。把您的經歷告訴我們,我們將如實記錄,與您共同揭開行業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