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意見,在某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越久越不敢輕易離職,尤其是體制內的工作,有些人會在現有的崗位上工作到退休。
尤其是一些技術類的崗位,工作的時間越長人越趨于麻木,從而不愿意輕易改變,更加害怕被調離或者離職。為什么會有這種心理呢?
1、工作過于簡單沒有任何競爭性
還記得唐山收費站撤離的時候,有人發布了召集收費員開會的視頻,其中有兩個女收費員的發言至今讓人印象深刻。
其中一人說:“我現在36了,學東西也學不了了,比20多歲的都慢了,也都不方便了,都不喜歡我們這樣的勞動力了。”
另一人說:“如果在飯店端盤子,知道我會報菜名,但現在我啥也不會啊,我就會收費,我們把青春都耗在這了。”
整個青春都耗費在收費站,而且從心里理直氣壯的說自己只會收費,絲毫不認為這樣的人生有什么問題。
縱觀她的整個職業生涯就是在收費站機械性的收費,工作的內容單一,可替代性強,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的上手,并且可以隨時被機器取代,就像現在在全國推廣的ETC,快速便捷,比人工的成本低。
做著過于簡單、重復、可替代性強的工作,本身就沒有競爭性,離開了熟悉的崗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而且思想固化沒有危機意識,從沒有想過自己會失去工作,即使對于現狀不滿,也不愿意甚至不敢做出改變。
為什么在一個崗位工作的時間越久,越不敢輕易離職?
2、缺少好奇心,不愿意接受新事物
在現有的崗位上工作的時間越久,就會失去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愿意去了解跟自己工作不同的內容和事情。
很多人每天做著重復的工作,消耗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回家后充滿疲憊感,無力做出改變,在日復一日的重復工作逐漸麻木,很多人上班都是不帶腦子的,只是在簡單重復,大腦思維根本沒有變化。
可想而知,在這種慣性下,整個人的狀態會越來越喪,即使內心有些想法,也會因為不愿意多想、多做,從而被埋沒。
因此,不妨開始反思自己的現狀,如果你每天都是這種狀況,那么就要考慮自己的思維是否被固化,是否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對于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好奇心。
3、陷入自我否定,不清楚自己的未來
當我們長期處于麻木和不愿意動腦的狀態時,對生活就失去了主動性,看到網上漫天鋪地的全新消息,都會認為跟自己沒有關系,也不清楚自己未來在哪里。
有些人會在這樣狀態下,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進行自我安慰,也有人會說我個人能力就這樣,所以享受這樣的安穩,雖然工作不如意,如果離職的話可能還不如現在的狀況。
越多的自我否定,越害怕做出改變,因此即使對現狀不滿也不愿意做出改變,會繼續在這種抱怨中生活工作。
當思維固化的時候,應該如何來改變呢?
一是變被動為主動,從被動的工作轉換到主動的開始,每天都是重復性的工作,不妨主動的看看當下有什么是自己能改變的,從簡單的按時上班,到主動工作,甚至爭取升職加薪的機會,都是對于生活的改變。
二是主動的學習,從個人的興趣開始,利用空閑時間,學習一些網絡課程,或者職場類的課程,接受新的事物和更簡便的工作方式,看看其他不同崗位的工作狀態,拓寬自己的眼界,不要局限在現有的工作上。
三是堅持運動,如果你不知道該做什么,不妨從最簡單的運動開始,感受身體的變化,嘗試堅持下來,在一兩個月后就能看出自己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