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
本人是一名心血管內科醫(yī)師,醫(yī)學碩士學歷,想通過司法考試成為一名兼職律師,主要做醫(yī)院的法律顧問,專注醫(yī)療官司,不知道是否可行?
目前18年開始必須法律專業(yè)的學生才能考司法考試,我想通過跨專業(yè)考研,考南京大學在職雙證的法律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有資格參加司法考試再一步步來,還請法律方面的前輩指教,這條路是否行的通?
醫(yī)生如何兼職成為一名律師?
答案:
你這是印證了一句名言:不想當律師的碩士不是好醫(yī)生!
其實,有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而且不只是醫(yī)生這個職業(yè),其他職業(yè)的人也有類似的想法。不過,卑職奉勸大家一句,不要當律師。
至于原因嘛,我這里說幾點,想到哪里說到哪里。
第一,律師的待遇遠不如醫(yī)生。
不管是從經濟收入還是從社會尊重的角度上講,醫(yī)生的待遇遠遠高于律師。
先說經濟收入,我認為下面兩個版本的對話,可以說明一二。
版本1:病人與醫(yī)生的對話
病人:您好,我想看個病。
醫(yī)生:去掛號,交掛號費。
(病人心甘情愿地去了)
病人:您好,我掛號。
醫(yī)生:普通號,還是專家號?普通號的掛號費××錢,專家號的掛號費××錢。
(專家號吧,病人不在乎這點錢)
病人:您好,我這是啥病?
醫(yī)生:去照CT、核磁……我給你開單子,先交費再排隊檢查。
(病人趕緊跑收費處刷卡。密碼不對,打電話問家人“喂,銀行卡密碼是多少?我刷卡交費不對。”“還是不對,趕緊,醫(yī)生在等著呢?”費盡周折,錢進入醫(yī)院賬戶。病人一臉笑容!)
病人:您好,我這是需要動手術嗎?
醫(yī)生:你這個要動手術,根據過去我們動手術的經驗,同類型病例的恢復幾率大概有80%。
病人:好,好!我要治病,哪怕只有10%的希望。
醫(yī)生:那我給你開單子。手術費、住院費、器具費、藥品費……
(病人又給家人打電話。“喂,我這張銀行卡的錢不夠了,麻煩你給我再拿一張來,拿錢多的那一張嘛……喂,喂,喂,先別掛電話,我跟你說,打的過來,趕緊,快點!”錢再次劃入醫(yī)院賬戶。)
病人:醫(yī)生,我這病……
醫(yī)生:不急,不急,再住院幾天,我們再觀察觀察。哦,對了,你的費用好像不夠了,趕緊去補繳。
病人:要得,要得!辛苦了,醫(yī)生。(最后終于出院了)
版本2:當事人與劉律師的對話
當事人:你好,我想咨詢一下。
劉律師:對不起,我們要收咨詢費哈!
當事人:啊,你說幾句話就要收咨詢費啊?又不是醫(yī)生,還有掛號費嗦?
(當事人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
當事人:劉律師,多少嘛,能不能少點?
劉律師:你是要詳細咨詢,還是只了解一個案件的大概結果?大概結果的費用××錢,了解詳細案情分析及怎么處理××錢。
(讓我想一想,等了大概十分鐘,當事人說“大概結果吧,便宜點”)
時隔半個月,當事人又找來了。
當事人:你好,我這情況?
劉律師:你這個要打官司,勝訴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當然,我們也跟醫(yī)生一樣,不能百分之百地打包票說一定能夠贏。一審、二審、執(zhí)行……你要做一審,還是全部做完?一審××錢,全部做完××錢。
當事人:怎么還分一審、二審呢?
劉律師:你去看病,直接就給你動手術了?還不是要分階段。即便是醫(yī)生動手術,有些手術也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了,還不是分幾次動手術。
當事人:你們能跟醫(yī)生比嗎?(考慮許久)你這費用……能……能不能再少點?
劉律師:已經是按照指導價最低收費了。
(當事人假裝在兜了摸一摸的。)
當事人:只有這么點,你看?
劉律師:你這個我根本接不下來呀,我也要吃飯啊。(劉律師很無奈地搖了搖頭,還是硬著頭皮開了發(fā)票。要知道,劉律師連接下來的生活費都沒有了)
當事人:感謝!
劉律師:那我先給你分析材料,把起訴狀、證據等材料準備好哈……
(當事人出門都高高興興地!“今天,我賺了。律師算個什么,能少點律師費就少點!”)
當事人:劉律師,我這案子……
劉律師:放心、放心,我會竭盡所能,做好本職工作。
當事人:要得,要得!辛苦了,劉律師。(幸好,官司贏了,送走了這位當事人)
要論尊重,律師就更不及醫(yī)生了。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你看現在全國各地的景點,大大小小的,為醫(yī)生、護士免門票,少說也有幾千家;你再看看,為律師免門票的景點,有多少家?我看除了樓下的小區(qū)免門票,看看花花草草,其他的似乎就不能奢望了。
第二,醫(yī)生的工作穩(wěn)定性是律師無法比較的。
醫(yī)生,定月工資拿錢、績效整起,即使加班,補貼還賺起。律師呢?沒得案子就沒有收入,沒得收入可能連飯都吃不起。要說加班,恐怕律師加班的時間不比醫(yī)生少。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第三,醫(yī)生工作環(huán)境的舒適度是律師比較向往的。
沒有風吹日曬也就罷了,空調開啟,冬暖夏涼,巴適得很。還經常在我們面前顯擺“嗨,空調吹多了,好像得空調病了!”
醫(yī)生,你這是往律師傷口上撒鹽啊!你們吹空調,有空調病。至少你們還有機會得空調病嘛!退一步說,得了空調病,醫(yī)生還不能自己解決呀?而我們律師呢,四處奔波,查檔、開庭,風再大,雨再暴,我們不查檔?天再寒、地再凍,我們不開庭?風吹雨淋,我們想得空調病啊,醫(yī)生。
不說多了,說多了怕你不來當律師。你不來當律師,我怎么有機會嘲笑你選錯了行呢?
最后,再說一句,據我了解,兼職律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據《兼職從事律師職業(yè)人員管理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法學院校(系)、法學研究單位從事教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具備下列條件,可以兼職從事律師職業(yè):
(一)具有律師資格;
(二)所在單位允許兼職從事律師職業(yè);
(三)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
(四)品行良好;
(五)符合律師執(zhí)業(yè)的其他規(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