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學生李文星網上求職遇害事件刷爆網絡,引發網民熱議的同時,也反映出互聯網平臺虛假信息肆意蔓延的現狀,互聯網平臺和其他相關部門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于那些還沒畢業的大學生,暑期兼職經常遇到網絡詐騙事件,大學生兼職常見的“陷阱”有哪些呢?
據打擊網絡詐騙犯罪的360旗下獵網平臺的統計數據,2017年上半年獵網平臺共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詐騙舉報10882起,涉及金額高達12668.5萬元,人均損失11641.7元。而從用戶舉報數量來看,虛假兼職是舉報數量最多的詐騙類型,共舉報1617例,占比14.9%。
騙術主要集中在假冒招聘企業在網絡上發布高薪工作信息,誘惑求職者報名面試,但是在面試時卻要求求職者交納各種費用,如培訓費、體檢費等;或是以幫忙
找兼職、暑假工為由,拉學生進入群,然后借各種名義收取會費、報名費、信息服務費等。
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容易輕信別人,而騙子深諳人性的弱點,精心設計的圈套通常大學生很難識別。特別是暑期里,詐騙手段更是層出不窮。從大學生的反饋來看,大學生兼職常見的詐騙陷阱有以下幾種。
1.傳銷式淘寶刷單詐騙
和普通的刷單詐騙不同,這類刷單除了以各種優惠的名頭吸引受害者加入,然后收取各種費用以外,還讓受害者再去找下家行騙,將受害者也拉入詐騙環節。同時,刷信譽和刷單類的詐騙有些類似,刷單是以提高商品銷量為借口行騙,而刷信譽則是給商品留好評。有時候,刷單和刷信譽被騙子捆綁在一起,讓受害者一次中招,兩次受騙。
2.黑中介詐騙
騙子會將自己偽裝成兼職中介,以幫忙
找兼職、暑假工為由,拉學生進入群,然后借各種名義收取學生的會費、報名費、信息服務費等。一旦大學生交費,要么直接被拉黑,要么收到的都是沒用的工作信息。
3.掛機掙錢詐騙
一些大學生暑假沒事干喜歡打游戲,這類詐騙就多見于網絡游戲類。一些網絡游戲中的關卡任務需要花費大量在線時間去完成,催生了替游戲玩家掛機的兼職。而詐騙分子就打著“游戲內掛機一小時5元”“在家玩游戲就能掙錢”等旗號讓受害者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