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面試的過程中,往往會被面試官問及離開原公司的原因。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很敏感的,但對求職者而言也很關鍵。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觸碰到面試官的“雷區”。因而,學會巧妙地回答就變得非常有必要。今天,上上兼職網小編就教大家如何巧妙地回答。在教大家之前,首先要讓大家明白面試官為什么要提問這個問題,他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何在?然后,我們再做出對應的分析解答,這樣就能在面試過程中輕松應對。
面試官為什么要提問這個問題?他們問這個問題的目的何在?
首先,面試官需要判斷出候選人講述離開的原因是否真實。第一,依據面試官們以往的經驗來說,至少有1/3的候選人講述的離職原因是不真實的。但是,假話也有判斷的價值,至少能判斷出這個人不坦誠。第二,判斷候選人講述的原因是否全部真實。其實,很多候選人都只會講述一部分離職的真實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真實原因是不會講的。這就需要面試官來做出判斷。第三,即使講述的是真實原因,但這個真實的程度究竟有多少?
其次,經過提問候選人辭職原因之后,面試官就需要深刻而全方位地判斷候選人。一是通過候選人描述離職的原因,可判斷候選人的價值觀。無論候選人講述的原因是否真實,至少自己都認為是冠冕堂皇的,尤其說的是假原因的,更能表達候選人深層次的價值觀,即:認為只有這個原因才是自己最體面的離開理由。二是通過候選人描述離開的前因后果和過程,判斷候選人處理矛盾的方式和風格。三是判斷候選人看問題的視角和客觀程度。四是判斷候選人的思維模式,是正面思維主導還是負面思維主導。五是判斷候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及習慣。六是判斷候選人的職業發展規劃是否清晰。
第三,印證。一是印證前面講述的很多事情是否真實。二是印證候選人與下一步要講的職業訴求和職業發展規劃是否有機貫通。三是和面試官已知的信息相互印證。四是為擬錄用時的職業背景調查做鋪墊。
第四,綜合假設和預估。一是假設候選人進入組織后與現有組織人員的沖突性、互補性,從而判定是否錄用,錄用后如何定位、如何融入、如何使用。二是預測候選人進入公司后的職業發展路徑,進入公司后可能為公司帶來的正面的和負面的影響。三是判斷候選人進入公司后會大致什么時間離開、會以什么方式離開、離開時會給公司帶來什么麻煩。
當我們通曉了面試官提問的目的所在之后,我們就可以來分析分析求職者們離開原公司的原因了!
首先,我們來分析職場人離開的原因是什么。事實上,職場人跳槽離開老東家的原因可謂是“千奇百怪、林林總總”,一萬個人會有一萬個理由。即便是同一個人,如果是主動離開,其原因也很有可能不止一種,甚至是10種以上原因的組合。不然,職場人是不會跳槽的,因為跳槽和人的懶惰天性相沖突。職場人常見的離職原因大致如下:
一、主動離職:
1、生活與工作的沖突。這個可以表現為:一是個人健康原因影響到工作;二是本人生活習慣和工作性質沖突,如:需要熬夜、出差、喝酒、陪客等;三是家庭生活和工作沖突,比如:配偶出國、家里有人需要自己陪護等。
2、個人與企業的沖突。這種會有以下表現:第一,和上司之間的沖突,自己實在不想忍受;其次,和同事之間的沖突,而這個沖突自己又無法協調;第三,和企業文化的沖突,自己極不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又無法改變;第四,自己的職業發展遭遇天花板,如:在外企遭遇到國籍天花板,民企里面會遭遇關鍵崗位被家族成員把持,自己干得再好也是副職,得不到全面鍛煉。第五,上司和自己年齡差不多,而自己對職業發展還有更高預期。
二、被動離職:
1、不可抗的客觀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有:一是企業搬家了,工作單位距離家里太遠了;二是部門搬到外地了;三是企業老板跑路了,企業散了;四是企業發展停滯,或被并購;五是行業衰退。
2、自己被淘汰出局。這種情況主要表現為:一是自己專業能力上不能勝任,被考核或考核的壓力所淘汰;二是自己違犯企業制度或職業操守;三是自己有重大的道德問題甚至違法問題,搞得聲名狼藉。
被動離開是沒有辦法,離開后尋找機會的主動權小一些。主動離開一般都有新的職業機會,其實主動跳槽者都是失望和希望的交匯。希望減去失望,如果是正數,職場人就選擇離開老東家。當然現在90前后的職場人很多情況都是裸辭。
通過以上
網上兼職崗小編的講述,不知身為職場人的你是否已學會了在面試時巧妙地回答辭職問題呢?!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予大家幫助,能讓大家面試時不再因辭職問題而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