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好多同學都被拖欠工資,多多少少加起來也有幾千元了,怎么才能保障我們的權益?”近日,有宜賓學院在校學生向宜賓新聞網記者反映,多位具備攝影技術的大學生原想通過做兼職攝錄的方式進行社會實踐,補貼生活費用,卻被雇傭他們的攝影工作室惡意欠薪,很是無奈。
完成約定 對方拒不支付報酬
宜賓學院大四學生小王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平時加了不少婚紗攝影的QQ群、微信群,期待更多交流。11月,一家名為“映像派”的攝影工作室負責人李先生在QQ群上邀請具備攝影技術的人員承接婚慶攝影工作,小王應了下來。
李先生提出,請小王拍攝一組婚慶照片,事成后,李先生支付小王600元報酬。同時提出,在拍攝現場,讓小王稱自己是工作室帶的學徒。雙方交換了手機號碼,約定拍攝地點,提出上交作品后付費。11月17日,小王完成了攝影工作,處理好以后交給了李先生。
“接下來,就進入了拖延時間。”小王說,一個多月時間,他與對方溝通3次,對方以“太忙、沒錢”等各種理由推脫,讓他感覺對方已無法信任。同時,李先生提出拍攝質量太差,要扣罰工錢200元,小王表示同意,“拿到400元也好,但剩下的工錢仍然一直未能支付。”
此時,小王聯系周圍同學才發現,學校有不少人遭遇了類似的事。大學生小陳和小徐在國慶期間也是接到了這家“映像派”工作室李先生的邀請,進行了拍攝工作,至今已有兩個多月時間,卻沒有拿到李先生承諾的600元和800元工錢。
工作室稱多種原因導致難以結賬
回應:為表誠信立即結賬
李先生告訴記者,他與小王等大學生確實有過合作,但對方的拍攝水平無法讓人滿意,“11月17日那天,拍攝的視頻是兩個機位,其中一個甚至‘斷了機’,婚慶公司的人一看就不對頭,最后還扣了我們攝影費用。”
李先生稱,他從未想過不付工錢給這些學生,但工作室的錢是月結,一般都要一個月以上才會結一次款。而且工作室不止他一個人,有些事也并不是他在負責。此外,“映像派”工作室前段時間遭遇內部問題,目前已分裂,自己其實也已經不再是其中成員。
李先生表示,目前自己處于創業階段,確實比較困難,一些問題沒有理順,還需要多理解。
12月20日,李先生告訴記者,為表誠信,他已經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將小王、小陳、小徐的工錢在扣除婚慶公司扣除的費用后一并結清,“由于工作室內部問題,有一部分工錢,還是我私人墊付的。”
婚慶公司:并不建議用學生兼職的攝影師
涉及拍攝項目的婚慶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在大多數時候都有專門合作的攝影工作室,在少數情況下會臨時請“外援”,而李先生的工作室便屬于“外援”。同時,婚慶公司稱,他們并不知道工作室使用了兼職學生,“我們并不知情,而且我們也不鼓勵使用學生兼職的攝影師,這樣會讓拍攝質量難以保障。”
該負責人稱,11月,婚慶公司與李先生合作的拍攝項目確實發生了拍攝質量較差的情況,婚慶公司為此有些“惱火”,并扣了李先生團隊200元攝影費。
學生兼職 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翠屏區勞動監察大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根據1994年《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二條規定:“在校生勤工助學的,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小王這樣的“合作攝影”模式并不在勞動就業調整范圍之內,勞動監察部門無權管轄。
四川豐宜(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史成、宋戈表示,我國的法律法規并沒有禁止在校大學生就業,只要大學生能夠正常履行職責,完成任務,即使不視為雙方建立勞動關系,也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予以調整,如果小王這樣遭遇的人較多,大家可以聯合到一起,通過法院向工作室要求支付報酬。
建議:大學生做兼職需“走心”
宜賓學院學生處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夏高發稱,如今,大學生做兼職的情況不在少數,既鍛煉自身能力,獲取實踐經驗,同時補貼生活,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但在兼職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
夏高發說,首先是要注意自身權益保護,目前,相關法律存在實施層面的盲區,學生本人一定要對用人單位保持警惕性。兼職的大學生應該充分了解聘方實際情況,工作內容是否合法,工作條件如何,期間應主動與用人單位或用工個人簽訂協議或合同。“以目前最普遍的家教和服務行業為例,大學生兼職家教簽訂勞務合同可以相對簡單一些, 只要明確工作時間,報酬及報酬領取時間即可。”
“若在公司或單位兼職,大學生就應該慎重,不但要明確了解雙方權利和義務,還要注意是否存在根本無法做到的‘霸王條款’,以及工資給付時間、方式是否合理等。另外,學生們還應當謹慎對兼職大學生收取押金或培訓費、扣押身份證等情況。”夏高發提醒。
夏高發認為,大學生兼職也需要“走心”,最好是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能給未來職業發展提供一定助力的兼職,達到學習、實踐、賺外快“三不誤”。遇到問題多反省,畢竟在大學時代,最重要的還是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