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姐受騙再騙學妹,刷單兼職竟是騙局,校園貸騙局令人防不勝防。如今的詐騙方式太多了,特別是學生,處在一個容易受騙的階段,所以可能非常容易受到各種金錢的誘惑。
“校園貸”是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發展最迅猛的產品之一。只要你是在校學生,網上提交資料、通過審核、支付一定手續費,就能輕松申請信用貸款。最近一年,“校園貸”在吉林長春市的一些高校發展得如火如荼,但是一些在校生向記者反映,一些人利用“校園貸”設計騙局,導致許多大學生被騙。
正在吉林動畫學院上學的小李萌生了做兼職的想法,同學給他介紹了一份做刷單的兼職,并號稱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在同學的介紹下,小李認識了刷單業務的老板申季陽。小李被告知,所謂刷單,就是用學生身份通過分期購買手機的網絡貸款平臺買手機,幫平臺刷業務量。
當天,小李簽下一張勞務合同,合同上約定,刷單一筆的報酬是100元,三個月一結。簽完合同后,小李被申季陽和網貸平臺的業務員帶到一家手機店。
大學生小李:給我注冊了網貸平臺的賬號,然后簽了一個網貸合同,全是零首付。到該付的時候,才需要往扣款銀行卡里打錢。小李說,他按要求提供了身份證、學生證、父母的手機號碼,并現場拍攝了他手持身份證和網貸合同的照片后,先后通過四個網絡貸款平臺,分期購買了4部蘋果6splus手機,買來的手機直接交給了申季陽。小李稱,問申季陽的時候,他說不要擔心,因為還貸款是他出,我們不用擔心這些事情。
為了讓小李相信,申季陽還寫了欠條。過了兩天,申季陽又要求小李用自己的學生身份,向網絡貸款平臺申請現金貸款。這次承諾的報酬更加可觀,每完成一單可以獲得貸款額的10%作為傭金。
于是,小李在兩個網絡貸款平臺上貸了款,把錢交給了申季陽。加上之前分期買手機的錢,小李連本帶息總共貸了6.9萬元,每個月要還款5500元。
申季陽為小李轉賬還了3個月貸款,但是承諾給小李的報酬一直沒兌現。當小李催促時,申季陽就要求他帶其他同學出來做刷單,否則不給錢。他在被騙的同時,也將4個信任他的同學帶入了刷單騙局中。
靠著這種互相許諾好處的方式,像滾雪球一樣,受騙人數不斷增加。而這個涉及人數龐大的騙局,從組織者到被騙者,形成了金字塔式的4個層級。
學姐受騙再騙學妹,除了信任熟人之外,學生們也坦承,之前他們做過的網購刷單兼職,也是在法律法規的灰色地帶掙點零花錢,因此并沒有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