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去打工”在大中學生群中一呼百應。不管是以工補學,還是獲取接觸社會、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大中學生利用暑假外出打工的愿望都十分強烈。然而,暑期打工被騙的事卻屢有發生。那么,學生暑期工是否受法律保護?如何防止上當受騙?一旦出現勞動糾紛,學生群體又該如何維權?針對這些問題,石家莊安建橋警務站主任呂建江給出了安全提醒。
呂建江表示,對于學生而言,步入社會打工掙錢不同于在學校,需要警惕注意很多細節問題,首先要達到法定的工作年齡。“只要達到法定工作年齡,大中學生利用暑期勤工儉學,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得一些零花錢,也是未嘗不可的。”呂建江說。
就學生暑期打工如何防止被“暑期去打工”在大中學生群中一呼百應。不管是以工補學,還是獲取接觸社會、鍛煉動手能力的機會,大中學生利用暑假外出打工的愿望都十分強烈。然而,暑期打工被騙的事卻屢有發生。那么,學生暑期工是否受法律保護?如何防止上當受騙?一旦出現勞動糾紛,學生群體又該如何維權?針對這些問題,石家莊安建橋警務站主任呂建江給出了安全提醒。
呂建江表示,對于學生而言,步入社會打工掙錢不同于在學校,需要警惕注意很多細節問題,首先要達到法定的工作年齡。“只要達到法定工作年齡,大中學生利用暑期勤工儉學,通過自己的勞動掙得一些零花錢,也是未嘗不可的。”呂建江說。
就學生暑期打工如何防止被騙,呂建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表示,有些同學會認為去實體店打工比較可靠,但如果雙方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話,勞動關系無法得到法律保護,一旦出現糾紛,對求職者一方來說可謂“損失慘重”。“還有些招聘職位承諾付給你高額的報酬,遇到這樣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多長個心眼兒,這很有可能是詐騙行為。”呂建江說,類似的欺詐行為還有很多,比如有些公司入職前需要求職者先行墊付培訓費、服裝費等各種名目的費用,這也存在一定隱患。
此外,針對有些學生群體青睞于在購物網站刷信譽等
網上兼職,呂建江明確表示并不提倡,“首先刷信譽是不道德的,其次還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趁虛而入,把你銀行卡中的錢趁機轉走。”
最后,呂建江建議,如果大中學生確實想要尋找一些勤工儉學的機會,可通過中介機構的介紹,然后親自進行前期考察,如各方面都比較滿意,則入職前一定要簽好包含工作起始時間、報酬金額及結算方式的勞動合同,切不可貿然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