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實習階段,大家都很期待馬上畢業并走入社會,賺取自己離開學校后的第一桶金。但是,讓很多大學生感到困惑的是,不少用人單位提出“實習期間沒有工資”。
在青海省人民醫院實習的趙同學告訴記者,她是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校護理系的學生,已經在省人民醫院實習了6個月,但是到現在醫院從來沒有給她發過工資,連生活補助都沒有,生活費還得一如既往跟家里要,感到很苦惱。“關于實習生工資的事,我問過同校的學長學姐們,都說沒有工資。”趙同學說。
從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校工程管理系畢業的張同學告訴記者,他是2012年6月畢業的,在學校安排實習那段時間,他找了一家實力較強的公司實習,但實習期間同樣沒有工資。張同學認為,大學生實習期間雖不能給單位帶來太大的利益,但也是付出勞動的,就算沒有工資,也應該有點補助。
關于實習生該不該有工資,網絡上眾說紛紜。網友“子乎日”認為,國家對實習期間的工資沒有規定,但并不是說畢業實習生不該要工資。實習生可以要求你應得的工資,出現問題可以向勞動局投訴。盡管單位為實習生提供了實習機會,但是實習生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就應該勞有所得。而一位熱心網友卻有不同見解,認為大學生實習期間并未和學校脫離關系,學生的行為屬于社會實踐,不能和用人單位構成實質意義上的勞動關系。此外,實習學生不具備《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身份,進行社會實踐或勤工儉學出現糾紛不在《勞動法》調整范圍內,報酬也不適用《勞動法》中對最低勞動工資標準的規定。但是,作為一種勞動付出,實習生如果想要工資,可以和接收單位商議,或者由學校出面與接收單位簽訂協議,保障學生實習期間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