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學生暑期打工熱持續升溫。大學生選擇暑期打工,既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又可以通過努力自己賺錢,充實假期生活,在很多學生眼里是一件開闊眼界、一舉多得的好事兒。但是,近期關于大學生打工兼職權益遭受侵害的報道屢見不鮮。中介和商家拖欠工資、不按合同履行條約甚至制定“霸王條款”,讓剛剛接觸社會的大學生無力招架。
“另外,學生們在兼職中也暴露出一些自身的問題,首先,沒有處理好收入和專業認知的關系。偏向于短平快地賺一筆錢,過于功利,對于兼職的選擇范圍很窄。其次,對兼職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關系認知不清。兼職打工的大學生以中低年級為主,這個年級的學生往往對大學生涯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還不夠清晰,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對兼職的選擇往往過于隨意,目的性不夠強。像做推銷員這類最普遍的工作,學到的東西有限,實在不適合多次去做。”馬驥說,“我最希望大學生能夠從事和本專業相結合的兼職工作,把視野放廣一點,比如可以跟所在學校有科研項目的老師、團隊或者科研機構進行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像我今年手上就有一些科研和企業項目,還有社會調研,現在帶著十幾個學生在做。做這樣的研究項目,有老師指導,有資金保障,還有相關專業同學在一起合作,收獲還是很大的。一個人職業能力的成長需要一到兩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揣摩才會有一定的基礎。除了短期的寒暑假兼職,實際上平時利用課余時間也可以進行持續性的工作比如周末實習和家教輔導,抓住一兩個點長期進行,這樣可以對自身的職業成長和將來的求職就業打下一個非常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