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聯系上左蕊,她介紹道,開展代跑腿半月以來,僅成交三單,盡管有些沒信心,但是她還是想繼續做下去,相信慢慢會好起來。
為何會有這個想法?與她的專業和多年前看的一篇文章有關。是營銷與策劃專業的學生,平時接觸營銷方面的知識比較多。進入大學以來,身邊的同學很多外出兼職,但是做的事情多是超市促銷,生性喜歡自由的左蕊想自己找點事情做,但又一直不知從何下手。偶然的一天,她忽然想起了幾年之前看到的一篇文章《致富從“跑腿”做起》,想著平時同學都喜歡宅在宿舍叫外賣找代售,便萌生了在校園開展代跑腿業務的念頭,但是糾結了很久,一直都沒有行動,她始終不太好意思開始做。她說:“請求為別人炮隊,總有點讓人說不出口。”
糾結許久,她打印出一個簡單的宣傳單,在一個深夜鼓起勇氣貼在了食堂門口和宿舍樓門口,宣傳單上注明:校內跑腿0.5元,校外1元,可以代購三餐、零食、車票、門票,取快遞等,均“貨”到付款。
單子貼出了很久都沒人回應,身邊的同學反應不一,有人覺得這種想法很有創意,準備跟她一起做,也有同學覺得這個不靠譜。在爭議中,左蕊開始了第一單生意,一名學姐讓她去校門口的小吃街買蓋飯,花了10分鐘,收了0.5元“跑路費”,學姐再三感謝。這讓左蕊感覺到,工作也在助人為樂。由此堅定了做好“跑腿工作”的決心。
貼出傳單半個月,總共才3筆單子,兩筆是買飯,一筆是送包裹。盡管有點不盡人意,左蕊還是決定繼續做下去,她說:“其實這個賺錢很少,但重要的是鍛煉自己,我平時跟別人交流很少不太會說話,膽子不大,想接觸多一些的人吧。雖然現在生意不怎么樣,但是我認真的把它當一件事來做,我相信會積少成多。”盡管左蕊對自己要做的事很有期待,但是從傳統觀念來看,她這還是有一點不務正業,因此她目前還沒打算告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