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中介機構騙術多。武漢工業學院王同學放假時,通過一家中介公司(交了60元的中介費)找到一家公司應聘,該公司先對其進行各種體檢(收取了110元的體檢費),之后卻以身體欠佳推脫。最后該同學折回找中介公司論理,公司工作人員回答說:是否應聘得上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們這兒只收取中介費、負責職介,其他的事情不管。因此,大學生打工一定要到有資質、信譽好的職介中心找工作。進門首先要看該職介中心是否有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介紹許可證》和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只有具備這兩證的職介中心,才可以從事職業介紹的工作。
二、押金陷阱幾多深。這類騙局一般是指那種號稱從事文秘、打字、翻譯等輕松體面的工作,求職者只需交納一定的押金即可立馬上班。但事實往往是交了押金之后,招聘單位又推脫目前職位暫時已滿或者暫時沒有工作量,要學生回去聽消息,接下來就沒有任何消息了。武漢工業學院劉姓同學就曾有過這種經歷,她曾在一家公司應聘,該公司要她先交納10元的信息登記費,填完表格后又要她交納50元的信譽金。然后通知她第二天過去上班,可當她第二天去的時候,卻不見一個人的蹤影。
三、傳銷騙人沒商量。學生以銷售人員的名義上崗工作,然后公司讓學生交納一定的提貨款,再讓學生如法炮制去哄騙他人,有的同學在高回扣的誘餌下,甚至去欺騙自己的同學、朋友。上當之后又往往騎虎難下,最終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筆錢。正規公司招聘從來不讓求職者掏錢,即使是對暑假打工的大學生也有專門的規定,不存在付錢之說。其實,在校大學生從事推銷、促銷工作,效果并不是非常好,由于認識的人相對較少,交際面較窄,很難在幾個月里出現銷售奇跡。
四、皮包公司害人不淺。有的學生被公司雇傭,應聘時講好按月領工資,但往往是公司負責人在快到付工資的時候,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些所謂的公司本來就是以坑害在校學生為目標的。大學生一旦進入這些公司,不要只考慮到自己的面子,而不好意思開口要工資,在這些單位找借口之前,就應向他們索要自己應得的報酬。
五、娛樂場所容易上當受騙。一般地說這類行業大都以高薪來吸引求職者。工種有代客泊車、導游、陪練、陪侍等,青年學生到這種場所打工,往往容易上當受騙。要弄清楚自己
找兼職的目的是了解社會而不完全是掙錢。學生在應聘前要清楚應聘崗位從事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另外,要盡可能跟用人單位簽訂有效協議,這樣即使出了問題也有挽救的余地。武漢工業學院學生工作處周陪松處長指出,大學生暑期兼職是正當的,通過兼職可以開闊眼界,利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社會服務,但由于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容易上當受騙,所以一定要格外小心。對于一些不健康的兼職一定要抵制,不能為了錢而喪失了大學生的人格尊嚴。
六:高薪誘惑。有些虛假招工單位會以高薪來誘惑求職學生,以收取報名費或押金騙錢。
提醒:條件提得非常好的不能輕易相信。應聘之前,一定要認真了解用人單位的合法性、工作的性質和工作環境,同時多問問周圍的長輩和朋友,聽聽他們的意見。
七:網上招聘要求注冊個人簡歷,事后個人資料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提醒:要注意網上用人單位的真實性,如果需注冊個人資料,最好只留電子信箱和手機,不要輕易留下家庭電話和個人詳細住址。
八:街上隨處張貼的小廣告、招工信息,多半是一些非法中介公司張貼的,很多是騙人的。
提醒:不要輕信這些街頭招工啟事,最好到政府指定的職業介紹場所,如人才市場、就業局等單位求職。
九:一些正式注冊的公司也會利用學生不了解社會的情況,以招短期工為名,最后不付費用。
提醒:一定要簽訂一式兩份的用工協議,自己留一份。簽協議時要仔細看清楚每項條款,如工作內容、工作環境和工作報酬的規定;若短期工不需簽協議的,一定要保留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如工牌、工資條、工資卡等。
十一:有些工作可能是屬于與有毒物質接觸的高危職業,但用人單位往往隱瞞真相,最終造成打工者不可挽回的身體傷害。
提醒:對不了解的行業不要輕易接觸,最好能事先查閱資料,了解該行業生產物品的特點和對身體的影響。
十二:安排面試時間很奇怪、地點很偏遠。
提醒:一般正規的單位絕不會安排下班時間或晚上對應聘者進行面試,如果對方提出要在晚上面試則極有可能是圈套,最好不要前往;一般正規的單位也不會在自己單位以外的場所進行面試,如果對方告訴你的地址很偏遠或者并不是單位地址,則一定要提高警惕,最好驗證一下其單位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