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時個性十足,要寫實習鑒定了,又希望我多說點好話。”日前,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客戶顧問趙先生向記者訴苦道,實習生李曼(化名)暑假時的表現不盡如人意,常抱怨工作多做不了。可為了不影響學校對她實習期的評分,趙先生并沒在實習鑒定上實話實說。
據了解,在網上,人們將這類大學生稱為“水果族”,用各種水果形容他們在實習期間或經不起挫折、或固執己見、或樂于炫耀的特點。
愛炫耀的“水蜜桃族”
“我們單位有個典型的‘水蜜桃’,只要是出風頭的場面一定能看到她,但凡辛苦點的工作她總會找足借口不參與。”一名叫“朝朝暮暮”的網友在某論壇里表示。據了解,網友用“水蜜桃”暗喻實習生喜愛新鮮感、樂于炫耀的作風,如水蜜桃一樣,雖有吹彈可破的光鮮外表,卻承受不了一點壓力。
“我這個實習生嬌貴啊!”趙先生抱怨道,他每次帶李曼出去工作時,李曼總以整理資料為名要求留在公司。“外面熱,待在公司吹空調當然舒服。”趙先生說,不僅如此,碰到公司需要加班,李曼總能找到借口提前離開。“她每天只注重穿衣打扮,哪有心思學習啊。”趙先生嘆道。
不堪“受辱”的“草莓族”
和“水蜜桃族”較類似的是“草莓族”,他們常給人受挫性差、不善于自我批評和團隊合作,工作中有了失誤一旦被批評就出現情緒起伏,有時甚至還沒有遭到批評就已無法承受、動輒就要走人。
阮星是一家廣告公司的人事經理,最近也因一名實習生的實習鑒定如何寫頭痛不已。阮星告訴記者,這名學生是武漢一所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兩個月前來客服部實習,能力挺強的。可工作一個月后,這名學生天天纏著她要求換部門,不然就“不干了”,理由是“被客戶罵了”。“他說他長這么大從沒被人罵過,受不了這份‘屈辱’。”阮星嘆道,公司有嚴格的人事制度,不可能因為他的個人好惡影響其他部門的運作。“我很欣賞他的專業成績,但無法忍受他過于自我的心態。”阮星說。
脾氣古怪的“榴蓮族”
張萍艷是一位設計師,說起她曾經帶過的一名實習生,張萍艷無奈地表示“不好相處”。
據張萍艷介紹,她的實習生小汪是武漢某高校大三的學生。“她學習能力挺強、對設計也有些獨特的見解,只是脾氣很古怪。”張萍艷對記者說,小汪總是板著一張臉,從不理會公司其他同事,就算碰到了也會當看不見。“一次,一個同事因為忙不過來,請她幫忙復印一份文件,她卻說‘我也挺忙的,你自己弄吧’。”張萍艷苦笑道,為此她還專門跟同事道了歉。
“我當年實習時,對每位老師都很尊重。”張萍艷不理解,為什么她的實習生卻這么“有個性”,難以相處。
據了解,網友把這類大學生歸為“榴蓮族”,泛指性格孤傲、脾氣古怪的實習生。
專家:別做挫折的逃兵
“心理脆弱、經受不了一點挫折的大學生并不少見。”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心理咨詢師劉潔表示,如今的大學生大多家庭物質條件較富足,基本是獨生子女,從小備受家人呵護,因此很少碰到真正的挫折。“當他們從摩擦較少的家庭走進大學、社會,性格中‘草莓’的一面就凸顯出來了。”劉潔說。
“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大學生也終將走向職場。”劉潔提醒道,實習是幫助大家從學校過渡到職場的平臺,一定要認真對待。“如果因工作沒做好而受到批評,要放低姿態,虛心接受別人的建議,別做挫折的逃兵。”她建議說,除了學生自己要及時調整心態,笑對壓力和挫折外,家人的正確引導也非常重要。
“孩子遇到挫折或是想逃避壓力時,父母不應為他們清除障礙,而應做孩子的拉拉隊。”劉潔表示,相比學校的教育,大學生更需要家人的鼓勵和認可,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