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這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可由于用工的方式缺乏規范,由此產生的糾紛,也為數不少,下面這位劉同學的經歷,或許能給大學生朋友們一些啟迪。元旦開始,各高校陸續放假。上大一的劉同學打算和其他同學一樣,利用寒假時間,做份兼職。1號下午,劉同學在自由大路旁的一家市場內,找到了一份切面銷售的工作,當時,雙方對用工和工錢結算的方式做了約定。劉同學說,那老板說可以按天給我結工錢,一天50元。我就在那干了。
切面店老板說,她說我做兼職,她說我能干到年底。到1號晚上時,她說老板你看我干得怎么樣?我說還行,她說你放心吧,我肯定能給你干到年底。切面店老板說,當初,劉同學承諾,可以工作到春節前,所以自己打算到時候一并給她結算工錢。而劉同學說,按照她的理解,自己的工錢是每天一結算。工作了四天后,5號,劉同學向老板提出結算工錢。劉同學說,他還是不給,他說你得干到哪天我才能給你哪天的錢,同學的錢都是當天結,都找兼職。切面店老板說,我說不能給你錢,我給你,你明天還來嗎?我明天找人還是不找人?就是你雇工能不能一天一結?又過了兩天,7號中午,劉同學再次向老板提出結算工錢,再次遭到拒絕后,劉同學提出辭職。劉同學說,老板太不守信用了,不能再干了。最后他說,你不管去哪告我,我都不給你結工資了。8號上午,劉同學再次通過電話,聯系上了老板,索要自己的275元工資。
切面店老板說,你要是不告我還能考慮,你要告我就不給你了。作為同學,你不能那么說話,我不差你那點錢,你當時也理解差了。我打算到年底,我一起給你算賬。電話中,雙方又是好一頓交涉。老板沒在店內,最后,他讓服務員支付了劉同學的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