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一出生,到稍稍懂事,父母家人就不停地灌輸給孩子各種做人的美德。到上小學,老師也會教學生們各種做人之美德,并在今后的歲月中不遺余力,諄諄善誘,只望所有的學生都能把做人美德融會貫通,并言教于行,把這些美德傳給下一代,一直傳下去。謙虛做為人生美德之其中一種,自古以來就有許多這方面的格言警句啟迪后人。最常見的算是“謙受益,滿招損”,這句格言利用正反兩面對比的方式極其形象地闡明了謙虛這一美德的意義。謙虛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德。
對于一個人來說,具備了謙虛的美德,就等于是有了好名聲,有了好人緣,有了更多知心朋友,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歡。一個人學會了謙虛,具備了此種美德,在事業等各方面都會不斷進步,遇到困難虛心請假也能得到更多人幫助。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怎樣聰明博學,他的知識與人類整體的知識相比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大凡才識越高的人,越是明白這個道理,因而越是虛心好學,嚴以律己,持之以恒,也越能成就大事業。謙虛的人言談舉止謙恭有禮,面對陌生人也能不專斷、不傲慢、不自以為是,并容易得到忠告、幫助和真誠的合作。想當然,一個處處得到好感的人,他的事業之船等于懸掛了順風之帆,其成功也就不言而喻。
相反,驕傲的人最喜歡自吹自擂,往往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侏儒。這類人喜歡依附于他或諂媚于他,見面就對他說盡好話,拍他馬屁的人,而不喜歡對他提出忠告和批評的人。對于比自己強的人心懷忌恨,并處處排擠他人,打壓打人,這樣的人怎么會有真心的朋友,又怎么能得到幫助呢?驕傲的人總是會低估對手的能力而麻痹輕敵,“驕兵必敗”的成語故事人們耳熟能詳,這個悲劇也在不斷重演。
我以前兼職工作的地方有一個女孩子,每當大家一起聊天時,她都會說自己家里多有錢,親戚家里多有錢。每每穿上一身新衣服或有個什么新東西都要大肆宣揚,讓大家說一些好聽、贊美的話,并期待看到大家羨慕的眼光和驚嘆的表情。也許是長久以來自己把自己捧得太高,就有了高人一等的感覺,在對人態度上顯得傲慢無禮,別人說一句她不喜歡聽的話就大聲嚷嚷,說那人是嫉妒她,并在同事間到處說此人壞話。久而久之,大家厭煩了她這一套,漸漸的開始疏離她,最后她不得不辭職離開。勿論她說的是不是真的或是假的,或者是真假滲半,就因為她不夠謙虛,不懂得謙讓,導致她的自信心過度膨漲,聽不進別人的忠告,最后沒有一個人愿意和她作朋友,也是她不能繼續在此處工作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則故事是最能說明謙虛這種美德意義的,大家從小就很熟悉的“龜兔賽跑”。烏龜和兔子賽跑,本來烏龜的生理機能決定了烏龜的速度慢得不得了的,是慢慢爬的那種。而兔子呢,則有“動如脫兔”這樣的形容詞來體現兔子的奔跑的速度,但故事的結局為什么會是烏龜跑贏了兔子呢。結論就在于兔子不知謙虛為何物,太過驕傲,輕視了烏龜以致于輸掉了這場比賽。而烏龜自如至終保持謙虛的美德,不輕敵,不自傲,腳踏實地,信心十足,面對兔子這種強力對手也不氣妥,最終贏得了比賽。
謙虛是一種美德,但在現在,很多人認為謙虛已經過時,謙虛就是虛偽的代名詞。其實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謙虛是指虛心,永不自滿,并敢于接受別人的批評并積極面對,勇于改正錯誤。而虛偽則是人們為了博取他人的好感,利用謙虛來裝飾門面而說的話,口頭雖然說了很多謙虛的話,實際上的所作所為卻很自負驕傲,口頭上表示虛心接受批評意見,過后依然是我行我素,堅決不改,這不做謙虛而叫虛偽。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無論任何時候,謙虛都是一個人應當堅持的操守,應該遵循的美德,是一個人在為人處事方面不可缺少,也不可丟棄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