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就是辦公室,只能談公事不能想著辦私事有私交。
這是周文從親身經歷中慢慢品出來的經驗之談。有親身經歷那會兒,周文還是個半生不熟的新人;得到經驗之談的這會兒,周文覺得,自己已經是塊八分熟的牛排了。
學校跟公司不一樣,這樣老生常談的調調兒遠不如周文的體會生動形象,參加工作,意味著你從老油條變成了小青筍,嫩是嫩了,可也得再傻一回。在學校,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干了不能干的事怎么辦,學校的規章制度寫得明明白白,但凡有那么點落下的,也會有師兄師姐掏心挖肺不遺余力地給你補上。
這樣的好事,這樣的好人,在公司就遇不到。周文花了些時間,吃了點虧才弄明白,看得見的說得出的其實都不叫辦公室規則,什么好使什么難用,只可意會不好言傳。這是辦公室的“道”,周文剛找到感覺,還沒來得及頓悟,他上司老王就手把手地教了他一回。
平日里,老王對周文,基本也就是撇撇嘴角,心情好的時候,也就露個牙縫。突然,這位上司搭著你的肩,把你領進辦公室,擺出一副親密無間的架勢,當時周文那股子直沖腦門的受寵若驚,換誰都能體會得到。
老王拜托的是私事,說的是“幫我個忙”,周文一口就答應了,并且,還不可自抑地激動了半天,經過一番思考分析,周文覺得這應該是個信號,比如,說明我在他眼里是個可塑之才?抑或,他看中我比其他人更踏實可靠?
不管怎么說,積極正面的心理暗示完全主導了周文,他無比熱情主動地投入了老王的私事之中。事情不復雜,做起來也不費勁,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周文就是根據老王的指示開著公司的車見了公司的客戶,為老王跑了趟腿而已。
周文回去復命的時候,老王臉上的每個皺紋都透著笑意,話說得那叫一個客氣,周文誠惶誠恐,一時間很難接受這樣的高規格禮遇。不過,致謝只是這場談話的前奏,“這事傳出去讓別人誤會……”才是重點。當老王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強調“風言風語害人不淺”的時候,周文突然明白,他幫的這忙不是給老王家里修水管,而是用公司的資源給個人辦事,老王當然不能親自出面,說白了,他就是借周文用一把。
這番要求周文守口如瓶的提點好比一盆冷水華麗麗地澆滅了周文心中自信的火花,對面老王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周文突然感覺有點口苦手涼,腦子也“嗡”一聲脹大了一圈。這事,往輕了說是半公半私,往重了說就是假公濟私,倒不是說它有多么不可告人,讓周文后怕的,是被上司當槍使而不自知,萬一出事,估計還得被拋出去當個替罪羊。
周文驚得心肝亂顫,出了辦公室,緩了半天才回神。誰說辦私事就能有私交?那得看對方是誰,上司絕對不合適。你想啊,如果你是個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的楞頭青,領導看不上你;如果你是個什么都門兒清的老員工,領導不敢用你。老王選自己,完全是因為他正介于這兩者之間,不是全不了解也不是什么都懂,要的就是這個半生不熟。
如今,老王見著周文熱情了不少,拍肩膀,叫外號,甚至還會開兩句玩笑。不過,周文這塊八分熟的牛排,也長了閱歷,嘴上應付得熱鬧,心里卻一點沒覺得親近,反而多了些防備:您還是省省吧,吃虧也就那一回,甭想再給我使“糖衣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