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熱衷兼職的人越來越多。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調查網和愛調研,對3106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其中77.7%的人是職場人士),92.6%的人有兼職想法。82.3%的人表示自己周圍兼職現象普遍。
85.6%的人認為“賺錢”是兼職首因
河南省焦作市某超市策劃人員楊陽,每天一下班,就立刻騎上摩托車奔向一家購物中心,她在那里承包了兩個女鞋柜臺。“幾乎沒有空余的時間,八小時上班,一下班就去照看生意,等晚上回到家已經快10點了。周末還得到鄭州進貨、調貨。”
“光掙工資實在太少了,一個月還不到1000元。馬上‘奔三’的人了,吃住還要靠父母,也不是個辦法。”楊陽在一年前做起了兼職,現在每月賣鞋的收入是工資的兩倍。
楊陽學的是廣告設計,她曾經夢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廣告人,但現在已經完全放棄了這個想法。“兼職更能賺錢,不知不覺就把重心轉移了。工作也僅僅滿足于完成任務,不再想著精益求精了。以前還會看看專業書充電,現在回家累得倒頭就睡,還能奢望在專業領域做出啥成就呢?”
兼職現象普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調查顯示,85.6%的人首選“賺錢”,其次是“積累經驗和人脈”(45.1%),排在第三位的是學習知識(39.3%)。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顧問把冉認為,大家做兼職主要從收入的角度來考慮,這和城市生活成本高有很大關系。青年也應該在年輕時多一些財富積累,將來更有資本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智聯招聘去年推出的一項兼職調查顯示,1/3職場人(33.9%)的兼職收入超過自己固定的月收入。也有不少人兼職是因為自己的價值在本職中沒有很好地發揮。
“‘職業高原’也是一部分人兼職的原因。”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周文霞表示,在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個體獲得進一步晉升和接受進一步挑戰的可能性很小,進入一種“停滯期”。這里既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組織的原因。有些公司內部缺少員工發展所需的機會,無法滿足員工個體職業發展的需要,員工就通過兼職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調查中,公眾給出的兼職原因還包括:打發空余時間(37.5%);“對現有工作、生活不滿意”(30.4%);想獲得更多成就感(24.4%);興趣愛好(24.0%);跳槽的跳板(12.3%);跟風,受身邊人影響(8.2%)等。
46.7%的人表示周圍人兼職和本職不相關
西部某省機關報記者李娜,目前在朋友的餐館兼職做管理人員。說起原因,一是因為不用坐班,空閑時間多,還能賺點零用錢;二是她一直對餐飲行業很感興趣,將來也可能轉行。“這個兼職給我提供了了解餐飲行業的機會,也鍛煉了跟各種人打交道的能力,對我今后進入餐飲行業很有幫助。”
但李娜也承認,有時餐館工作忙起來,自己難免會忽略了本職工作,一些不太感興趣的新聞選題,就會讓同事幫忙,或者交給實習生來做。“有了兼職,本職工作一般就很難做得出色了。”
湖北省某重點高校英語教師劉玲則認為,兼職非但沒有影響本職工作,還讓她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她在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做兼職,接觸了不少國外的教材,經常和其他優秀老師互相切磋,“一些理念和經驗我也帶到了大學的課堂教學里,對我今后的科研也會很有幫助。”
“我一直要求自己,有了兼職,在大學講課的狀態,也要達到沒兼職時的最佳狀態。”劉玲也承認,兼職之后體力長期透支,“工作狀態甚至可以用‘變態’形容。現在年紀大了,精力可能不夠,正計劃辭掉兼職。”
調查顯示,42.4%的人發現,周圍兼職者所做的工作與其專業或本職工作相關,46.7%的人表示并不相關,還有10.8%的人不清楚。
周文霞認為,所做兼職和本職工作相關的人,大多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還有余力,現在的工作并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但目前工作仍然不能舍棄,跳槽也不是合適的考慮,兼職就成為他們更大程度上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渠道。
“另一部分人所做兼職和本職工作不相關,多數是進入職場時間不長的年輕人。”周文霞說,他們的自我認知不是很明確,這些人做兼職更多是一種自我探索的過程,通過從事其他的工作,探索自己做什么工作更適合、更快樂。這是他們進行自我探索的一種比較穩妥的方式。
79.4%的人贊同在職人員兼職
目前哪個群體從事兼職最多?調查中,第一大職業是“學生”(54.6%),排名第二的職業是“大學教授”(30.5%),13.5%的人選擇了“公務員”。25.3%的人認為是“本科或以上學歷者”,16.6%的人認為是“大專以下學歷者”。54.9%的人選擇“中低收入者”,9.7%的人選擇“高收入者”。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拿的工資很高,但仍然兼職。”北京某暖通設備公司項目經理林先生認為,現在城市生活壓力大,人們普遍沒有安全感,總想多抓住點什么。即使工作待遇不錯,也仍然覺得不滿足。“只要還有點多余的時間和精力,誰會跟錢過不去?”
中國人民大學研一學生王昊潼記得,本科時有一個老師在外面開公司,做得很成功,學生們卻不喜歡他。“他上課從來都不備課,就拿著課本照著念。他對學生的畢業論文也很不負責,被他指導的同學怨言很大。”王昊潼覺得,現在大學里很少有老師不兼職,還有不少老師經常在外面“走穴”,原本這些人都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比較出色的,但有了兼職就往往難以兼顧,名氣越來越響,專業水平卻停滯不前。
本次調查顯示,79.4%的人贊同在職人員兼職,7.2%的人持相反態度,13.3%的人表示“不好說”。
把冉認為,每個人的精力和工作時間差別比較大,兼職與否是個人選擇問題。有些人在做好主業的同時做兼職,不管是為了增加收入、閱歷還是為了做更喜歡的事,這都是無可非議的。但是,現在有一些人本末倒置,在兼職上投入了更多時間和精力,甚至有違職業道德,結果往往得不償失。
周文霞表示,年輕人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設定很多目標,比如買房買車、加薪升職,恨不得都得到。但這么多目標不是在一段時間內就可以同時實現的,目標太多反而會顧此失彼。她建議年輕人,要先弄清楚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是什么。是否兼職要本著對長遠發展有利的宗旨,單純從眼前利益和經濟利益出發的兼職不可取,“年輕人不要在經濟上太過攀比,不要太在乎眼前的一點錢,目光要放長遠。還是要以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為前提,再尋求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