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一詞從2000年開始變為搜索引擎中的很熱門的詞語。各種各樣的兼職在網絡上席卷而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變遷和人們思想的轉變。很多人在有工作的前提下仍然滿足不了生活中更加奢侈的欲望,于是紛紛開始了自己的第二職業。以便獲取更多的酬勞來滿足自己高品質的生活。即便是犧牲了很多寶貴的休息時間,只要有所收獲依然會覺得很欣慰。這也變為70,80后生活中的主流。
記得在大學里的專業老師們,幾乎人人都是開著四個輪的車上班。按說在學校里既沒有職稱又不是正式入編的老師,薪水并不能付清每個月給車加油的費用。可見各位專業老師們并不是只有一份工作,而是身兼數職。甚至就連名片應該也是代表著各種各樣的身份。
偶然的情況下,和一位美女老師攀談起來。我們都習慣叫她娜娜老師。
娜娜老師比我們也大不了幾歲,只比我們提早畢業2、3年而已。但是她的工作經驗是相當的豐富,當然也是專業老師中唯一的女教師。專業功底深不可測。她在近幾年工作中擔任了各不相同的社會角色。她說,她最喜歡的工作就是做報社的特約記者,每當有約稿時,都要外出跑新聞。在云南這個高原省來說,昆明大概是整個云南經濟最好的城市了。至于其他的地州市,相對落后些。有的縣城,村子或是寨子里甚至都可以稱之為簡陋、貧窮。生活條件十分的艱苦。娜娜老師說:有一次報社派她去一個寨子里跑關于彝族過火把節的新聞。由于寨子在偏遠山里,根本就不通車,因此天還沒有亮就出發了。在黑漆漆的夜里,娜娜老師獨自一人走在山路上。她說當時害怕極了,居然還趕上下雨。委屈的哭了一鼻子。最后還是完成了報社派給她的任務。
我問她:為什么不選擇一些舒服的兼職來做,要選擇這么辛苦的工作來為難自己。
娜娜老師給出的答案就是:為了夢想,給自己訂一個目標。因為她喜歡記者這個工作,可以貼近社會中最真誠的生活,并且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所以她一個又一個的完成報社派出來的任務。
作為一名女生,我很佩服她。我佩服她為了夢想而作出的努力。在她的生活中,這份兼職并不是為了高品質的生活去獲取酬勞。而是為了自己喜歡的職業去工作。
顯然,兼職有時候并不是為了酬勞和高品質的生活。
在大學畢業后找到工作的同學們,也許,你們所選擇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專業。也許,你們的工作干澀乏味。也許,你們只是為了生活所迫而委屈自己做著并不喜歡的工作。因為,我也是在某種原因的充斥下選擇了并不喜歡的工作。我深知這樣的生活很痛苦。我喜歡自由,然而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更讓我為之向往。但是,這只能成為心底的吶喊。一種在現實中的幻滅。
于是,我開始尋找可以讓自己快樂的方式。
幫老師做過建筑模型,偶爾也會被朋友拉去做方案設計,疲倦的時候也會去寫寫小說。總之,愛好廣泛的我也有著各式各樣的兼職生活。不是因為有了兼職而排斥著正式工作。在我看來,愛好和工作不能是站在同一個戰線上的。工作不能是愛好,而愛好也不能當做工作。但是對于喜愛的工作又有著不同的意義。
假使,你的專業是學生物技術的。喜愛的工作是醫學研究。愛好是寫小說或是參加越野拉力賽。那么你能說醫學研究等于寫小說或是參加越野拉力賽嗎?很簡單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他們之間的分割關系。
所以,我并不排斥做兼職。有時候兼職也是可以讓人很快樂的生活方式。
“兼職”一說,有利必然就有弊。
我希望人們可以把兼職作為一種生活態度,而不是走向極端。高薪酬的兼職當然是無可厚非的好,至于是做什么,那就要用理性去權衡。如今社會上的潛規則蒙蔽著那些追求名利、享受奢華的年輕人。一個又一個的將自己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中。走錯路不怕,怕就怕在你不回頭。
會享受的人,會擁有自己的快樂方式。
會生活的人,會擁有自己的兼職工作。
怎樣才能權衡好兼職與工作的關系,需要你用理性的態度去分析。快樂沒有什么不可以,關鍵要詢問自己的內心究竟要的是什么。
微笑面對,樂活人生。